外地商人愣了愣,心里有些不好受,又若有所失地叹了口气。
他刚刚将打马而过的少女看得分明。
十五岁的少女,艳丽又狡黠。每一个看到她的人都会首先看到那双眼睛——如翠羽一样的眉毛下,眼睛圆润而优美,眼尾微微翘起一点。随着纤长的睫毛在眼睑下留下一小片阴影,总让人忍不住联想到很多,然后又怅然若失。
除了眼睛,也很容易注意到她的皮肤,洁白娇嫩如兰花的皮肤是天生的,不论她如何跟着兄弟们淘气,也从来没有损坏过一丝一毫——她当然也有保护过自己的皮肤,汉族贵女们出门都戴帷帽保护自己娇嫩的皮肤,她也戴,但这并不能解释她比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亲戚家女儿要足足白出两层。
杨宜君当然是长得很美的女子,她从小就生的可人意。有懂得看人的老嬷嬷看到她就断言说:“十七娘子好俊的眉目,将来长成了必是少见的美人!”
但即使是有这样言语的老嬷嬷,也没有想到时光的力量有这样强大。叫一个清秀可爱的女童,十来年后变成了史书里才会出现,一出现就注定要倾国倾城的美人——一个王朝的覆灭,才足够她这样的美貌去做注脚。
因为过于美貌,背负祸国殃民的罪过,对于一个女子当然很冤枉。但如果不是王朝覆灭,恐怕也不配用这样的美貌去陪葬...就如同王明君足以光耀汉宫的美貌,与她相关的故事却是和亲匈奴,如此就引得一代代文人墨客耿耿于怀。
有人敷衍出了汉帝传情明妃的传奇故事,有人编排出了明君去后,帝王又遣人从秭归寻来明君之妹的流言蜚语。说到底就是觉得不甘心,不配!四大美人其他三位,西施要叫夫差亡国而不悔,貂蝉要毁掉董卓的天下基业,杨玉环则需要去横断大唐的盛世与没落,她们都是要来毁灭什么的。
相比之下,和亲已经衰落的匈奴,为和平尽一份力固然很伟大,但却叫那份美貌的力量‘浪费’了。
商贾本来想着,这个少女独自一人骑马出行,虽则有播州民风开放的缘故,恐怕也是因为其家中称不得显赫,应该也就是寻常富户。若只是寻常富户的话,他便有了上门求亲的念头。
头脑发热的时候就是这样,总会只想自己愿意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