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大军阀

第49章 后勤(3/5)

这里就是高明为淮扬军所组建的后勤生产部门所属的食品加工车间。大量从扬州库藏里清理出来的陈粮、旧粮,乃至是已经糟朽不可食的米麦,被转运到这里来进行再加工,经过高温烹煮杀毒灭菌之后,加入各种添加成分,在类似砖窑一般的烘焙室里脱水蒸干,最终变成一块块砖头似的压缩干粮块。

当然,就算是压缩干粮也是可以按照添加成分,分为军用、民用和应急三大类。军用的压缩口粮添加了盐菜和肉干、鱼糜,还有少量的油脂,只供应军队内部的战时需要;大致切割成斤重的每块成本价,最终可以压缩到七八文钱左右;但放到锅里和水煮开之后就满足一火(9+1)士卒,在日常勤务和操训期间的热量需要。

而配料缩水的民用版则是用来对外销售的大宗商品之一,同样是陈粮制品就添加了咸鱼和豆粉、薯蓣等其他廉价的农副产品剩余,一斤装的单块成本则是缩减四五文钱,至少也可以满足五口之家的一日饱腹所需。此外还有体积更小的组合分装,以满足不同阶层的需要。

最后是应急版的压缩就没有那么讲究了,只能说是确保吃不死人而已。用得也是严重陈化或是干脆就已经糟朽米麦做主料;然后加入一些豆渣、豆粕,秸秆和麸糠、薯皮等粮食加工的边角料;做成重五斤、十斤装的整块之后,也只需十钱、二十钱左右的生产成本。

高明抠点放在嘴里可以说是毫无滋味和营养可言,还咯牙和刮嗓子,唯一的特点就是充饥耐饿而已,同时还可以搭配干草充当随军牲畜的便携饲料。主要用来赈济灾民和流民的救急和过度储备粮而已。徐胜也跟着尝了尝,却是露出某种若有所思的表情来道:

“此物真乃救急救荒的好东西啊!却不知道,如今的产出如何?”

“此物炮制起来倒是最为简单,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和场地、物料,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工倒无需如此场所。”

李清元不由看了眼高明,得到许可之后才沉声回答道:

“某以为,此物才是当下最好卖的大宗船货,大可广为推及各方。倒是那些民用的干粮,可以再略作装扮之后卖个更好的价钱。比如装入瓮瓶之中裹以彩纸、绸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