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章
当淮扬大地从干渴焦灼的暑热难耐,进入到了秋高气爽的金凤飒爽时节。
随着大批满载着来自东南米谷物产的越州船队,终于抵达了位于胡逗洲(今上海崇明岛)附近的狼山镇下港,又变成络绎不绝水运而走的漫长船队;作为此行领头人的淮南度支郎中徐胜,也缓缓走下了自己的坐船,而在心中暗道一声:幸不辱使命。
因为,他这次不但运来了预期当中多好几倍的稻米和生丝、茶叶等江东物产,还同船带来了足足七八百名善于核计和算账的管事和伙计;因此,除了徐氏本家的人手之外,也几乎将那些有意合伙在淮南做生意和打开广陵局面的关系商家、大族,都被征调了一遍。
除此之外,他甚至还带来了一百多名有意投奔淮南的,来自江东两浙和福建沿海之地的士人、学子;或者说他似乎有些低估了那位高王,在江东两浙的影响力;这毕竟是他当年发兵追缴黄巢而陆续转战留下过赫赫威名的地方;至今还有人尤念保全乡土之恩。
所以一听说是淮南高王欲以用人大有作为,甚至就连一些原本厌恶俗世、隐居山林的名士大家也有所动容;虽然不至于亲自送上门来,但是让自己的徒子徒孙、亲族子弟前来投奔却是毫无问题的。因此他只是透漏了点口风,就迎来趋之若鹜一时的门庭若市场景。
而其中淮南指名首要寻访之人,最为有名或者说是身份最高,无疑就是来自苏州长洲人,别号甫里先生的一代诗坛大家,同时也是当代最著名农学家,曾经著有《耒耜经》的陆龟蒙;但是如今他已经年事已高,所以先派遣从侄兼著名的史学大家,曾作《吴地记》的陆广微前来探路。
当然了,另一方面的真实背景,则是陆氏在苏州当地虽然是名望大族,但是一直为当地割据的liù • hé镇使徐约所胁迫凌逼,族人多有亡散产业凋零,就连隐居在乡侍弄田稼兼带著述文章的陆龟蒙,也不得片刻安生,毕竟曾经在广明元年诈死来拒绝过朝廷的征辟。
因此,现如今已经没有了士人身份的保护。他既不想以六十九岁的高龄,曲身侍奉一个乡间土豪出身的liù • hé镇使徐约,那就只有想办法寻求更有实力的淮南庇护了。而这也是当代在浙西刘汉宏和浙东董昌之间,诸多更迭战乱不休的割据势力,给当地士人所带来痛苦现状的普遍代表。
而另一位,则是来自福建路的闽中大儒,曾经被黄巢专程招辟却躲入山中不应,别号雾居子的史学大家黄璞;所委托前来的从弟另一位闽地大诗人黄滔。因为曾经为黄巢所招辟过的缘故,以土团九龙军出身的福州观察使留后陈岩,一直在逼迫他出仕。
当然了,他们这些人各自的诉求和趋向也不尽相同的。像是能够吸引和打动年事已高而不便远行的陆龟蒙,令其所在意的是淮南有意推广和弘扬农学,并且设置农官在军民屯田间广为实践的政策;也就是践行陆氏所信奉的文章不能救命,唯有农学增产才能济民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