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大军阀

第23章 现状(1/3)

第二十三章

然而这一切都已风吹雨打去了。现如今这些账面上的战斗力直接废了一大半,剩下也多是些徒有其表的空架子。尤其是中上层将帅或死或逃或失踪之下损失极为严重,而新提携的军将们基本资历和威望、经验和手段有所不足;只是依靠往日积累的威势和影响力的惯性,继续维持着眼下的局面。

另一个坏消息,则是因为吕氏**持续作死和折腾之下,导致了长时间的治理混乱和人事更迭,如今节衙政令能够所行之处,居然仅限于这座广陵城及其近郊了;甚至连原本扬州境内所属的天长、liù • hé等县城官吏,都不免表现出多少的阳奉阴违或是推三阻四的态度。

但更糟糕的是在毕师铎围城的期间,还很可能暗中勾结和联络了好些地方上的势力;经过这些日子的缓冲,那些淮南八州地方所自发形成的各路虎视眈眈的军头们,也差不多完成了基本的串联和联盟,不日久将要相继抵达了扬州境内。

是以在击溃毕师铎之后,高铭只能派出的部分士兵重新接管这些城池,以追索毕师铎残余和吕氏妖党的名义,将当地已然变得不可靠的官吏,快刀斩乱麻式的撤换或是严加惩处,再对这些地方进行暂时军管,确保短期能征收上来一批象征性的钱粮赋税和其他杂属物资,恢复小范围的物资流通。

故而,刚刚初步整合完内部的高明,所能够掌握就只有一座号称户口百万的广陵城及其周边,以及来自那位淮南节帅、东南都统高骈所背书和变相度让的所谓名分大义而已。于是,在暂时将维持政务的班底给搭起来之后,高明也将精力重新放到现有军队序列当中去。

自古以来上位者能够掌握住权柄只要,无非就是军权、财权和人事权而已;最多再及加上这三者所延伸出来的情报和监察权等而已。而作为这个唐末即将进入五代的时代惯例,军权无疑就是方镇们所要操持和用心的重中之重,就连身为穿越者的高明也无法例外。

然而相对于被广陵城墙所暂时阻挡在外的,诸多外在势力和潜在威胁;自中唐以降的上百年时光,在一次次以下克上的易帅、逐帅变乱当中,被历代层层加码的犒赏和恩赐,变得欲堑难填的藩镇世兵、将门,所形成的地方武人集团,则是内在最大隐患。

比如早些年那位当代名士,在节镇任上被哗变乱兵先幽禁后屠灭满门的兵部尚书薛崇;在河东军乱里被杀的崔季康、康传圭、李侃三任节度使;又比如在自十多年前武宁军兵变之后,北地持续不绝的银刀党之乱,莫不是如此背景之下的产物。

当然了,相对以“长安天子、魏博牙兵”的河朔三镇为首,那些自行废立、逐杀藩帅如同喝水吃饭一般频繁,具有明显严重内卷趋向的北地方镇们;身处相对富庶鱼米之乡兼具鱼盐海贸之利,东南八道的藩镇们要相对稳定和消停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