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禧没时间理会他们。琼脂的凝点为四十度,她必须抓紧时间做出一份可以对照的样本来,以便实验更有说服力。
宁泽清道:“所以,你们觉得一个正五品官员,会拼着官帽子不要也要拉咱们宁神堂下马吗?我怎么不知道,我和云大夫有这种深仇大恨呢?”他一边说,一边转过身看向众人,“还是你们之中有值得云大夫陷害的人?”
“那倒没有。”
“我们之前不认识她。”
“师祖,咱们就是担心罢了,毕竟谁都没见过青霉素嘛。”
这句话是症结所在,因为没见过、没听过,所以排斥,所以抗拒。
人之常情也。
云禧道:“宁老先生,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青霉素是新生事物,没得到过任何证实,大家不断付出却始终看不到结果,焦躁在所难免。”
“但我还是要说,尽管大家做了这么多,结果依然没有确定性。就像神农尝百草一样,没有一次次尝试,就没有今天的药典,没有一次次医治病人后的归纳总结,也就没有那么多可供我们参考的医书。”
“以前的药典和医学典籍,诸位除了学习和偶有补充之外,做不了其他。但青霉素不一样,青霉素是大家从有到无,一点一点做起来的。只要此药成功,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功臣。不然,宁老先生何以不计成本的加入进来呢?”
宁泽清连连颔首,“还要多谢云大夫给老朽这个机会。”
宁炎飞拱手道:“云大夫言之有理,在下受教。敢问,接下来需要咱们做什么?”
云禧道:“三点,每一点极为重要。第一,里面是梅毒病菌,有致病性,一定不要动它们;第二,每一只装青霉素的瓶子旁都有两只倒置的盖碗,不要正过来,有纸片的的是加了青霉素溶液,没有的则没有加,一组一组放置,绝不能弄混;第三,保证盖碗始终处在这样的温度下,持续三四天,第四天我再来。”
“好。”宁炎飞看向宁泽清,“我把它们移到耳房去,那里房间小,暖和。”
宁泽清颔首,“可以。”
云禧道:“现在,请宁老先生和宁大夫、王大夫一起看看这些盖碗里的情况。”
宁泽清三人挨只碗查看一遍。
王一鸣道:“云大夫让咱们看什么?”
云禧道:“看看现在的状态,有个印象就成,其他的三天后再说。”
王一鸣笑道:“这个容易,云大夫放心,在下记性很好。”
云禧点点头,“就拜托诸位了。”
……
三天时间眨眼就过。
十一月二十六,云禧和季昀松一起出了门,一个去宁神堂,一个去面圣。
季昀松先送云禧上车,叮嘱道:“如果进行到最后一步,宁神堂参与的人就要有所选择了吧。”
云禧放好行医箱,回手掐掐他的脸颊,“没错,就是这样。你的东西也是,不能轻易给人看。”
他的皮肤极好,又细又滑,似乎从未长过疙瘩。
季昀松把她的抓下来,看看周围,笑道:“好,都听你的。”
他转过身,也上了马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