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治国不怎么样,打仗却很是有几分天赋。他召太子前来,与他道:“澎国和陈国的事,再去探听探听。若是真的,咱们不妨也做一回渔翁,曲城那里,不收回来,总是让我心里不舒服。”
又对太子道:“澎国那个女主,听说相貌甚美。我想着不如联个姻,只是我老,她或许看不上。我想着许她以太子妃之位。你与她生个孩子,以后英国、澎国,皆由这孩子来继承,想来她不会不动心。”
太子是他原配生的长子,年纪已经三十许,也是从小在军营里长大的,闻言很是不高兴。倒不是因为和现任的太子妃有多深厚的感情,事实上为压制住弟弟们,他府中多位夫人,都是国中重要人的妹妹或者女儿。娶得最早的太子妃,倒叫这些后来的女子比得灰头土脸的。
太子不高兴,是因为竹生的名声不好。
“听说澎国的那个赵锋是她的入幕之宾,她一个女人领兵,不知道跟多少人有过一腿。这么大一顶绿帽子,爹你要戴就自己戴去,反正我不戴。”太子没好气地道。
天佑皇帝和他的原配是青梅竹马,原配身体不好,拼死给他生下这个长子,二十岁不到便撒手人寰。天佑后来发,有许多美人,生许多儿子,却始终最爱这个长子。从小便抱在自己的马背上,带着他行军打仗。
这个儿子也算争气,不仅长得像他,军事天赋上也很得他的遗传。旁的儿子都恭恭敬敬的给他磕头口称“父皇”,只这个儿子依然是管他叫“爹”,天佑一点也不以为忤,反而十分喜欢。
天佑闻言,起身要踹太子:“她一个女人打下邯国、丰国,这么能干的媳妇上哪找去!老子要是年轻个二十岁早就自己去娶,还轮得到你!你还敢跑,你给我站住!”
太子疾奔:“小受大走!爹你都是皇帝!注意下言行!史书上不好看!”
天佑皇帝看看左右史官,道:“敢瞎记,剁你们!”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左右史官怀念一下之前被天佑皇帝剁成肉泥的两位前辈的风骨,木着脸用笔舔饱墨汁,把刚才记录的一段涂黑。
和天佑皇帝得到的消息不一样,陈国皇帝听到却是澎国和英国开战的消息。
据行走各国的商人们带来的消息,是因为天佑皇帝恼怒范伯常不肯为他效力,捣毁他的故居,还掘他的坟。范伯常在澎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得知消息后立即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澎国女主向英国开战。
这故事讲得有鼻子有眼儿,连范伯常如何在殿上哭诉都栩栩如生。
陈国皇帝深觉,以天佑那个只读过蒙学的痞子来讲,的确干得这种事来。这两国一开战,他那爱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脾性又蠢蠢欲动。
盛公子尚在云台城“做客”,那是真正的许国皇室血脉,天佑不过是个谋反的武将,名不正言不顺。陈国皇帝打着帮盛公子复国的名义,正是师有名。
在这个生产力和交通都不发达的大陆上,消息的传播和扩散只能靠人。在信息完全不对称且被有心人控制的情况下,陈国和英国终于开战。
双方都惊讶对方明明在和澎国开战,怎么还能抽调这么多兵力来对付自己。但不管怎样,两边互相觊觎对方已久,既已开战,再没有没收回成本没得到利益的情况下就停战的。
而完全掌握两方信息的竹生,则对范深颇是歉疚:“待事,定要为范老先生上一炷香。”挖人亲爹的坟什么的,虽然并不是真的,但就这么传言,也是对故去之人颇为不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