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妈妈留在院子外头人跟着哥儿们,心思却还在姑娘身边儿。不多会儿又有几个丫头特特端了银耳莲子粥奉上,白嫩嫩滑溜溜的汤羹泛着股子蜜味儿,顶上飘了几朵小印子压出来的粉白梅花,端底精巧异常。
“且先用点子,这会儿当不当正不正的,一味饿到晚间怕你受不了。李姐姐母亲方才接了她家去,你若是好歹能想点甚出来,也早些寻着父母。”
言毕黛玉命丫鬟们推了官窑甜白瓷的碗到香菱面前,见她犹豫再三磨磨蹭蹭才敢接过调羹,心中自是将那些拐子恨了一遍。
单看她行动举止便知家中原也有几分积累,好好的小姐不得做,叫人拐出来弄鬼掉猴糊弄着,将来又要四处叫卖,父母若是知晓怕不是狠得能手撕了那起子贼人。
香菱如今也只得四岁有余,拢了碗在面前边吃边往四下里扫眼风,既怕人来抢,又怕挨人打,着实应怜。但见她手里攥了勺子一通刮挠,吃完那碗比洗过还干净,早有下人在后面提箸给捡了两块颜色好看且好克化的点心,又捞起来吃得头也不抬。
黛玉陪她坐着一并用了半碗银耳羹,剩下用不进的就扔桌上,点心一口未动。等看着香菱吃饱才又问她:“可还能恍惚忆一下家里都有何人?”
香菱吃了人东西,这才敢小声张嘴:“有爹有娘,甚么样儿俱都忘了,再记不得。”
她人小,嗓子细软,连说着话音儿里都带股奶味儿,脸上呆呆的多了几分憨气却又生得乖巧可人,果然是个人见人爱的粉团儿。
黛玉便将点心都把与她哄劝:“即是李姐姐将你交与我家,总得找上一找。只管安心住下,吃食衣裳无忧,也不必再怕谁来打你。”香菱听罢怔怔看了会子挠空的饭碗也就信了,起身磕磕绊绊行个福礼,就此放实心思住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