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没想起尤认是谁,栾景喃喃的咒骂着:“不知哪里跑出来的死人,搅和爷的好事情。”
他今天请的是谁?
中秋过后他开始当差,他的爹和岳父今年为他筹划,想趁着殿试放榜的官员去外省,栾景能赶上插队进去。
三年一科除去补充官员以外,还有一部分官员因此升迁,外省的官员进京,他们的空缺需要有人填补。
新晋的官员们任gāo • guān,这个想也不可能,外省的gāo • guān缺由另行拟定的官员填补,下面的官员一层层升上来,再下面的官员由新科官员到任。
如果新晋官员少,而需要升迁平调的官员多出来,就由吏部指派京官们前往,坐冷板凳的京官也指望这一波的调动,能让他们得到差使。
南阳侯、清河侯为栾景谋的就是这批会挪动的冷板凳京官,再慢慢的到六部里头。
栾景在苑马寺衙门,养马的地方有个不入流的官职,官袍也没有,让他先跟着学当差,在这地方呆上半年一年的,吏部名册有了名字,从此就算是个官员。
小侯爷去了,他的爹事先交待不要摆架子,衣裳不要太好的,家常旧衣就成,这是怕栾景衣着华丽触怒穷京官。
栾景遵从无误,但是纨绔世子的谈吐不是说改就改,他摆开应酬的姿态,想在苑马寺衙门里如鱼得水时,只怕南阳侯也没有想到儿子会碰到一块块铁板。
苑马寺升迁外放一批官员后,比栾景早几个月来了一批同进士,硬邦邦科举出身,只有一个家境富裕些,其余的清一色寒门出身。
纨绔与寒门见了面,对视一眼,气质就难合拍,就是民间俗称的“天生看你不顺眼”,就这感觉。
大家无怨无仇的,仅仅看你不顺眼,这不是拒绝同僚的原因,他们聊了聊,一个半天过去,栾景把这批寒门官员全都得罪。
十年寒窗苦读书,换来在京里的官职,寒门官员别提多高兴,感激上天感激三皇五帝......感激了一大圈儿以后,也没有想到感激自己。但是栾大人来了以后,他们忽然明白了自己也挺重要,大家都经历过读书苦夏、读书起冻疮,为什么栾大人他没有?
你衣着华丽我们不羡慕,那与祖宗有关,没投富人胎也犯不着生穷人怨,但是你虽然认字却不学无术、也念过诗书却草包一个,这不是活生生来气人的吗?
走父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