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我先是将裤子穿上,毕竟我脸皮虽然再厚,但在一个女人面前身无长物但那种感觉还是不太好。
穿上裤子之后,我伸手将地上的拜匣给捡了起来。
可能有人会问,什么是拜匣?注意,我这里可绝对不是为了凑字数,而是真的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所以没办法只能多说上两句。
拜匣其实也叫做拜帖,而拜帖这种东西据我了解,送拜帖这个风俗源自于汉代,那个时候还不叫做“拜帖”,而是称之为“投名刺”,到了唐宋时就有人称它为“门状”,明清时谓之为“红单”,请灭亡后的民国时期大家伙儿这才俗称它为“拜帖”、“名帖”。
那么拜帖是干什么用的哪?
其实说白了,拜帖它就是替代主人去“拜访”的一种工具。
关于这一点,资料当中明确有显示,清人赵翼在《陔馀丛考》卷三十“名帖”中说:“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则虽用纸,而仍相沿曰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