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什么?
两人对视一眼,不明所以。
“那姑娘,您要去吗?”玲玉试探着问了一句。
“当然去!”才刚说完,阿年话里一顿,猛地想到了崔姑姑,这还没来得及发泄的满腔欢喜,便生生先减了好几层,“算了,先请崔姑姑,我们商议一下。”
玲玉会意,当即跑出去请崔姑姑过来。
阿年捏着手中的帖子,脑子里想的却是前些日子萧绎未曾说出口的话。他指的,该不会就是这个。若真是这样,那萧绎做的也太合她的心意了。
没多久,玲玉便带着崔姑姑过来了。
阿年一看到崔姑姑,立即直起腰来,乖乖地坐好。
崔姑姑瞥了一眼姑娘膝盖上的帖子,道:“方才过来的时候,玲玉都已经同奴婢说了,是明礼学堂送来的帖子。”
“嗯。”阿年轻轻点头。
“姑娘想去吗?”
阿年期待地看着崔姑姑:“要是我说,想去,就能去吗?”
“自然是这样。”崔姑姑说得平淡,“姑娘想去便去,那德音书院寻常人想近还进不去呢。姑娘有了这样的机遇,可得要在里头好生学习,切莫虚度了光阴。”
阿年望着玲玉。
玲玉不得不站出来道:“姑姑,人家学院那头只让咱们姑娘跟着一块儿上武学,并未让姑娘上别的课。”
崔姑姑有那么一瞬间的晃神,抬头看向三人的时候,却发现三人都一派笃定的模样。她想了想,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先入为主,想错了。
怪不得姑娘愿意去呢。
阿年有点儿紧张,生怕崔姑姑因为这个就不让她去了,眼睁睁地望着崔姑姑,急切地不得了。
“罢了。”崔姑姑笑了笑,终究应道,“姑娘就去,多结识几个志同道合的姑娘家,也是不错的。”
阿年笑得眉眼弯弯,说不出的快活。
玲珑玲玉两个也为她高兴。可眼瞧着还没高兴一会儿呢,又听崔姑姑道:“不过,武学得上,姑娘在奴婢这儿的课,也不能落下了。”
阿年眼皮一跳,觉得情况仿佛不大对。
崔姑姑淡淡一笑,接着道:“昨儿学的《礼记》,姑娘可会背了?”
晴天霹雳!
“这个……”阿年心虚。
“不读《礼记》难明《仪礼》,《礼记》最为易读,想来也难不倒姑娘,是?”
“啊……是。”
“那姑娘请背。”
阿年感觉自己整个人生都灰暗了起来。
武学是要上的,不过书也是得读的,尤其是后头还跟着崔姑姑这样的先生。不过也好在崔姑姑素来严厉,阿年如今也能握着笔,像模像样地写上好几个字了。若是心情好了,或许还能写出了飞白,足够她自己得意半天了。
那德音书院送来的帖子上写明了武学开课的时间,每日巳初到午初,只一个时辰。阿年将这事儿同家里人也都说了,陈有财他们也是头一回听说过女子上什么武学的,虽觉得怪异,可是听文哥儿说起这德音书院的来历,便顿时不再反对了。
阿年甚至还鼓动着芸娘也去试试,不过芸娘天性不爱这些,比起舞刀弄棍,她宁愿在院子里陪她嫂子。
如此,便只有阿年一个人去了。
武学的第一次课是在三日后。阿年为此准备了许多,又让玲珑他们准备了宽松的衣裳,三日一到,阿年一早便从床上爬起来,洗漱完毕,换好了衣裳,精神抖擞地带着两个丫鬟去,叩响了明礼学堂的大门。
玲珑她们在后面看着,看着姑娘那雄赳赳气昂昂的模样,总觉得姑娘这架势,活像土匪进村似的。
作者有话要说:阿年:这叫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