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谕是萧绎私底下传给赵尚书的,因而京城里的人,多是不知道的。
萧绎之后也听高行说起了赵家的安排,虽不是十分满意,到底还是替阿年出了一口气,心里对赵尚书的感觉也稍稍好了些。
这人,到底不是个糊涂的。
赵家自那日之后,便一反常态地消停了起来,赵尚书一连好几日没能上朝,更没能去户部,也没见赵家怎么找人运作,瞧着还真像是认命了一样。众人虽然好奇,但是想想那日大朝会上皇上当众打了赵尚书的脸,便也不觉得奇怪了。皇上此番,摆明了想给荣庆侯府做脸,赵家知道皇上的用意,哪里还敢继续闹腾。
没见着人家大长公主,都屈尊降贵地带着一对孙儿孙女去了荣庆侯府赔礼道歉得么?那些想看荣庆侯府笑话的人,最后也不得不承认,或许他们才是个笑话。自以为高人一等,结果愣是被打了脸。
毫无疑问。皇上对赵家出手,不仅是警告赵家,更是警告京城里头所有意图与荣庆侯府为难的高门大户。
知道了荣庆侯府的的荣宠之后,自然便没有那等不长脑子的人。
好在京城里最不缺的便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赵陈两家的事情过去之后,众人又恍然发现,最近这断时间,京城里仿佛有些热闹。
此“热闹”非彼“热闹”。只因京城里头的各大茶馆、酒楼,竟都流传着好些故事,大同小异,可是听来却都叫人唏嘘不已。
一时间,京城里头的人都在传着这些不知真假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是京城外头的一户官宦人家的闲事。丈夫宠妾灭妻,丝毫不将正室放在眼睛里,说骂便骂,要打则打。那小妾更是被纵得无法无天,不仅让庶子压在了嫡子上头,还当着一屋子奴仆的面,直接甩了正室好几个耳光。
最可气的是故事最后,那正室竟活活被丈夫和小妾磋磨至死,连带着那位嫡子也没过两日安稳日子,跟着他娘一道去了。
众人本来只是当故事听听的,谁知道不久之后,外头又传出了风声,道这事并不是空穴来风,朝中那位钱祭酒家,便是这样的情况。
且这事儿到这里尚不算完,钱祭酒家里的破事被御史抖了出来之后,又有人弹劾了兵部侍郎张大人,言张大人也是个宠妾灭妻,逼死正室之徒。虽说张大人百般自辩,可是查清之后,却是半个字都不敢狡辩了。
京城里宠妾灭妻的人多了去了,可是像这两位,还真是少有。或者其实是有的,可是旁人无从得知,便是知道,也不会多说什么。
女子多是逆来顺受的,这世道又极其不公,家世高了,尚且有娘家撑腰,少受两份委屈;家世低了,要怎么摆布,还不是只能听之任之。便是被害死了,又能如何呢,谁还能给她们讨回公道不成?
另一桩则是京城一些产婆闲聊时的碎语了,比起之前那桩故事,更叫人揪心。
那些产婆里头,又不少人是替贵妇人接生过的,不过这些贵妇人当中,多的是难产而亡的、或是生了一胎之后便不能生育的、或是拼死命生下来也养不活的……凡此种种,不知道有多少。反观乡下的妇人,则少有这样的顾虑。
按理来说,乡下妇人日日操劳,干活织布,一样不能缺,似乎远远比不得京城那些贵妇人,可那些乡下妇人的身子却比那些贵夫人要好得多。
生育向来都是头等大事,这事被那些贵妇人们听到之后,少不得又要相互探讨一二了。谁也没觉得那些产婆的话是胡编乱造,毕竟这年头,死于生育的妇人,确实挺多的。
生产一遭,便如同走了一趟鬼门关,能顺利诞下儿女,已经是老天保佑了。只是听那些产婆的话,似乎是乡下妇人比他们的身子骨要好得多,所以才免去了不少灾祸。
难不成真的是这个原因?
还不等那帮夫人姑娘琢磨出什么道道来,忽得,京城里的风向又变了一番。
原是京城里唯一的一所女书院,竟然开设的武学的课程。这可真叫一众人惊地目瞪口呆了。要知道,这女书院可是当初慈孝皇太后一手操办,到如今已经有将近百年了。百年来,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可这德音书院却依旧风雨不动地开了下来,便是到了如今,也丝毫不损其口碑。
这样的一所女学,还是素来秉持卑弱第一,夫妇第二,敬慎第三的德音书院,偏偏设了武学的课程,着实叫人有些接受不了。
大概是非议太多,德音书院的杜山长终于站出来解释了一二。道这武学一课的开设,正是因为近些日子京城所传那两则故事。杜山长每每闻之,都深感女子为人处世之不易,遂下定决心,开设武学,哪怕不能让姑娘家同男子一般上阵杀敌,却多少能够强身健体,总好过嫁人之后,躲过了丈夫小妾的残害,却躲不过生育之险。
此言一出,许多人都沉默了。
虽然还有些异议,可是众人也看得出,这位杜山长分明是好意,且她也说了,这课程是不是必须的,参加与否,全凭自愿,不会有人强求什么。
这样的大事,原本该同阿年没什么关系,直到这一日,阿年忽然受到了德音书院的帖子。在玲珑玲玉两人兴冲冲的目光中,阿年不得不硬着头皮打开了帖子扫了一遍。可看了两眼之后,阿年忽然眼睛一亮,似不敢相信一般,又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
玲珑好奇极了,心里跟有个猫爪子挠似的,忍不住问道:“姑娘,上头都说了什么啊?”
“是德音书院。她们竟然请我过去,上武学的课……”阿年琢磨着这句话,嗯,她应该没说错。
可是为什么呢,她根本就没听说过这个书院啊。
玲珑两个人比她还高兴:“姑娘,这德音书院可是京城唯一一所女学堂呢,寻常人家挤破了头都进不去,姑娘竟然这般,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去了!”
“奴婢也听说了,那书院可有名了,听说从哪里出来的姑娘,无一不是才女。”玲玉想着,等她们姑娘学成了,定然也不会比别人差。
阿年挥了挥手上的请帖:“只要上,武学的课哦。”
其他的都不用上呢,美滋滋。
玲珑两个不大相信,连忙伸出脑袋又仔细看了一眼上面的字。之后发现,人家德音书院真的就只请她们姑娘去上武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