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171节(2/5)

“路还是要一步一步地去走。”沈淮说道,“钢厂今年要扩容发电站,增加自身的电力供应,这边也要建一座货运码头跟堆场,才有可能叫钢厂的年产量摸到二十万吨的边。而到这时,钢材就要往更远的区域市场输送。无论是钢材还是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就更需要锱铢必究了。”

不去管沈淮那遥不可及的梦想,见沈淮今年就有打算在鹤塘江边建码头、堆场,也知道他的雄心不小。眼下东华只有一条货运铁路跟其他地市相接,但铁路的终点在城北,挨着市钢厂,离梅溪钢铁厂还有二十多公里路。

铁路运输要比公路运输便宜一半,而走渚江航运,运输成本更是仅有铁路的三分之一。虽说在鹤塘镇建码头、再从码头建一条便道到梅溪钢铁厂成本很高,但无疑能叫梅溪钢铁厂往后更具成本上的优势。

沈淮没有说,但孙亚琳相信他的第一步目标应该是把市钢厂打压下去,叫谭启平无法忽视他的存在,也许到那时,孙家及宋家该要重视审视这个不肖子弟了吧?

只是沈淮今年就要着手建码头、堆场,数以千万的资金从哪里筹?孙亚琳突然有一种上了贼船的感觉,这小子该不会把业信银行当成他的提款机了吧?

鹤塘由乡改镇才两年时间,规模要比梅溪镇小得多,就一条街,镇政府、镇小、镇初中、机修厂、丝绸厂、供销社、信用社、农贸市场以及零零散散的商店分布这条街。

九三年的春节,年味还很足,街道狭窄,但路两边到处都是鞭炮屑。有许多儿童拿着鞭炮满街乱窜,穿着崭新的衣裳,镇中心的供销社及周边商店虽然都还正常营业,人流也就比往略多一些。

在东华,春节几乎是一年当是唯一dǔ • bó合法的时间,从年头忙碌到年尾的人们,也难得放松下来,三五人或更多人关在屋子里摸两把牌为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