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终

分节阅读 277(1/2)

皇后娘娘是为了镇国公府的事情来的。

镇国公夫人前两日进宫来,说是小公子又病了,想替他娶亲冲喜。

皇太后没答应,结果昨日里镇国公夫人去公主府讨主意了,公主使人进宫来与皇后娘娘说,娘娘一打听,那小公子似是不行了,能不能撑过这个月还不好说。皇后来与皇太后商量,就……”

后头的事情,茗姑姑不继续说,杜云萝也明白了。

皇太后稳坐后宫老佛爷,年轻时定是有一番不见刀子不见血的厮杀,可那都是从前的事情了,现在的皇太后,合掌念佛号,已然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了。

她不爱瞎掺合京中公子贵女的婚事,乱点鸳鸯反倒是造几对怨侣,皇太后希望她指出来的一对对都是琴瑟和鸣的。

镇国公府的小公子从小就是个药罐子,整日里休养在府中,不管镇国公府上怎么宣称他已经大好了,可只要没见人出来走动,那还是个病秧子。

谁也不晓得他何时会蹬腿,前世时要不是云华公主闹着,南妍县主嘴上拒绝不得,皇太后也不会睁只眼闭只眼地默许云华公主让南妍去填这个坑洞。

今生,南妍嫁给了李栾,云华公主破罐子破摔,也不想要一个合心意的妯娌了。

在公主府敕造完成,她便嫁给了镇国公的长孙。

现在,那位小公子要不行了,这个当口,皇太后再指一个姑娘过去冲喜,这违背了皇太后的准则。

如此丧阴节的事情,皇太后说什么也不愿意做的。

茗姑姑见杜云萝通透,不由又补了两句:“镇国公夫人和皇太后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公主对这事儿再不满意,看在皇太后的面子上,也不好当面顶回去,皇后娘娘也是一样……”

杜云萝颔首,道:“姑姑放心,我既知道了,就不会胡说八道惹皇太后不喜。”

茗姑姑浅浅笑了笑,引着杜云萝进了慈宁宫。

皇太后盘腿坐在罗汉床上,皇太妃并不在。

杜云萝请了安,说了来意。

晓得黄婕与叶毓之都不排斥,皇太后的脸上总算添了些笑意。

“到底是怎么说的?你讲给哀家听听。”皇太后问道。

杜云萝自是一五一十把素茹园里的事情都说了,又把黄婕回信时上头写的内容挑着给皇太后说了重点。

随着杜云萝的讲述,皇太后紧绷的肩膀慢慢就放松了下来,听完后,道:“到底是做了媳妇的,说起婚事来头头是道,这事儿交给你,哀家是真放心了。”

第五百五十章可笑

杜云萝谢过皇太后的夸赞。

皇太后摆了摆手,叹了一口气,道:“这撮合婚事,成就一对神仙眷侣,是攒功德的事情,你做的是好事。

哀家活到这把年纪了,实在不想做些损德的事儿了。

堂堂国公府,竟是如此的掂量不清,哀家看在眼里,委实心寒。

这不是糟蹋人嘛!”

杜云萝垂眸,皇太后骂的是景国公府,同样也是镇国公府。

皇太后端起茶盏饮了一口,不轻不重拍在了几子上:“哀家年纪大了,这几年也觉得自个儿一年不如一年清明了。

这人呐,一旦老了,脑袋瓜子就转不动了。

仗着一些老皇历,就不知分寸进退的。

有多少事儿,原本都不值得一提,就是仗着年纪大了乱指挥,把儿子女儿的心思都给带偏了。”

皇太后能骂两家国公府,杜云萝却不能在慈宁宫里大放阙词。

她本该接了话,说皇太后千岁,是南山北斗,可她说不出来。

别人不知道,杜云萝是知道的,离皇太后宾天,只有差不多四年光景了。

这个时候的皇太后,身体的确是不如从前了。

“哎……”皇太后摇了摇头,道,“白发人送黑发人,哀家也知道这日子苦,谁愿意眼睁睁看着孙儿去死,恨不能求得灵丹妙药来给他续命,要是三步一拜五步一叩上婆驼山能换回孙儿性命,哪个都是二话不说,扎起裤腿去跪拜的。

只是生死一事,命中本就有定数,不是人力能挽回的,年轻人不懂,都活到这把年纪的老骨头了,难道还会不明白吗?

她心里苦,想跟哀家来说说,哀家自会听着,可话里话外都要让哀家给她指个冲喜的人选,这种事儿,哀家岂能做。

哀家不应她,她竟去寻云华!

这几十年,哀家给足了她脸面,她却拿乔了,以此让云华给她当说客。

云华没当面拒绝她,把事儿跟皇后讲了。

喏,皇后刚刚来寻哀家了,说镇国公府上那个小子肯定是不行了,这个当口上,还兴这种事端,不是想让云华、皇后和哀家都成了不仁不义之人?”

杜云萝悄悄扫了茗姑姑一眼,茗姑姑站在皇太后身侧,苦着脸对杜云萝摇了摇头。

“皇太后您说得对,生死有命,”杜云萝斟酌着用词,道,“可也有一句话,当局者迷。镇国公夫人不到最后一刻不想放弃,想寻各种法子替小公子续命,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既然是冲喜,为何偏偏要请您来选?镇国公府上想要官家女儿?”

皇太后皱着眉头哼了一声:“你说可笑不可笑!官家女儿,又要身体康健,品行模样都出色的,这样的姑娘,还怕嫁不出去?还要去冲喜?真当她镇国公府是金子做的了!”

杜云萝目瞪口呆。

冲喜这种事,也不算多稀罕,有冲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寻常来说,便是寻个八字合适的姑娘,谈妥了条件,把人接进府。

这个条件,在世人看来,等于是卖身了,因而会去冲喜的,几乎都是平民百姓家的姑娘。

父母收了钱,把姑娘敲晕了塞进轿子里的传闻也是有的。

但讲究些名声的人家,是不做这种事的,除了让对方家里同意,冲喜的姑娘也要心甘情愿才好。

镇国公府真想寻了冲喜的,他们不缺银子,找一个合适的平民姑娘并不困难,可偏偏,想求官家女。

官家最舍不得的是自家的脸皮,就算穷得揭不开锅了,也不会答应这种事,况且,原本就是不愁吃不愁穿的。

冲喜卖女儿的骂名,能跟着这家人一辈子,但凡有点儿脑子的,都不会做。

镇国公夫人为此想到了让皇太后来挑人,宫里下了旨意,谁敢说不愿意?

只是,圣上和皇太后若应了此事,皇家威严在哪里?满朝文武又会如何看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