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八年(834年)夏天,李仲言带着汗牛充栋的乾元重宝去拜访郑注,不久之后,郑注将李仲言引荐给宦官首领王守澄。
郑注说,王将军,还记得十年前的“八关、十六子”么?
王守澄问,不都沉下去了么?
郑注说,李仲言遇赦回京,得其叔李逢吉倾力相助,想浮上来。
王守澄笑道,李逢吉也有获利回吐的一天。
随后,李仲言重贿宦官首领王守澄,王守澄将李仲言推荐给今上,他说,郑注医术精微,李仲言易术奥妙,均为不世出之异士,值得一见。
今上召见了李仲言,听他讲了《周易》,以为天下奇才。当年八月,今上不管李仲言的前科,也不顾大臣的阻拦,任命其为四门助教,从八品上,进宫讲易。
十一月,李仲言请准改名李训。从此之后,李训就是一位新人,他自己也忘记了那位“八关、十六子”、嫁祸失败流放象州的李仲言。
大和九年(835年)九月,李训累升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