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黄黄的秋日,秋风要扫尽落叶,也象浮萍一样,把无处寄存的心,扫进曹三的心底。
在史家不少日子,月月相错,能有半年之久,为了给响铃一个体面,史健久下了血本,他是黄花甸子头一号人物,那时的黄兴忠虽按母亲的意思,在陈梅梅帮助下,兴办了酒厂,也东出龙泽,西下神州,但还在中兴的路上,史健久始终压他一头,就骑在脖子的位置,史不能让一个ru臭未干的孩子给小瞧了。钱其铁人模狗样,雇着辆外观漂亮的小马车,带着城市人骨子里的傲气,每年都有几次携着史春玲到黄花甸子显摆,当漂亮的小马车,压过东门的坎,就有人四处张扬大叫:“正宗的兰州拉面大师傅来了!……”在那种日月过得恓惶象筛子的年代,能够经常吃拉面,是一种时尚,史健久隔三差五就要这么时尚一下,一来二去,喜欢上从兰州来的大师傅铁木尔手下的钱其铁,那时的钱甚至都没有长出代表男人雄起的胡子,要吃拉面,牛肉酱必不可少,芫荽、小磨麻油、葱、姜、蒜必不可少,伴随着热腾腾气体扑到人脸,那种妙不可言的味,就象一条蛇,倏地从嘴巴钻进喉咙,进入五脏六腹,馋虫变成涎水,扯着粘条滴出来,在气浪中,飘逸坠落,闭上眼,吸一下鼻子,香象千万条爬行的蛇,涌向四面八方。
食客从全城四面八方,坐着马车,骑着时髦的脚踏车,一个个拿着洋瓷盆,排着队,交谈着,为了口吃的,把搪瓷盆敲得叮当响,时尚的少爷小姐杂居人群中。就连大上海来的风流倜傥的朱克俭也不例处,都说风水轮流转,拉面鼎盛时期,也是史记百贷公司兴旺发达之时,相得益彰。
终究史健久没有黄鹤松圆滑老道,在西凉城这个更大的舞台上,史小瞧了那些官场上的人,更小瞧了那些贩夫走卒,这些人或象鲨鱼横冲直撞,或象小鱼小虾,泥沙俱泻,你不让他们舒服,他们就给你使绊子,黄鹤松经常在谈笑之间,手一挥,就撒下一大把饵料,史健久总以为生意是自己的,抠pì • yǎn撒芝麻的事,他不屑,也不需要干,觉得黄鹤松那一套是小儿科。
左边是女儿女婿,右边是自己,铁木尔只不过是工具,架空铁木尔,是他们翁婿联手的杰作,铁木尔看似豪爽,实则心细如发。
午后,阳光迷离,铁木尔和钱其铁摊了牌,让他好自为之,裹起行囊,坐上马车,回了家,笑容象水花一样,甚至临上马车,还做了个舞蹈动作,说了句谁也听不懂的“扎西德勒”!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没有铁木尔的拉面馆,似乎少了点大西北的绝绝的风味,食客咀嚼不到那种个性鲜明的味,就日渐稀少。
钱其铁自己做完了,也吃不出那味,就摔碗骂了,“到底差他妈哪儿?”
想当初,这行情看得史健久眼发直,心发绿,乖乖,一小筷头拉面,大半舀子老汤,加点配料,贵得吓人,卖出天价,假以时日,钱其铁靠这手艺,还不发得裂裂巴巴?吸一下鼻子,就走过去,把面摔得叭叭响的钱其铁并不曾注意有人,“嘿!嘿嘿!小师傅,有媳妇嘛?”手拍在小师傅胳膊上。
钱其铁愣一下,继而摇摇头。
史健久拍拍手,“妥了妥了!”幸巧史春铃没有履行婚约,要不然……
站在风中,史健久走了神,想想大女儿风光大嫁,一个人美美笑出声来。一扭头看见曹三磨叽,就知道等钱,就在心中骂开了:没出息的东西,几时看见阎王差小鬼的钱?我能差你那仨瓜俩枣,说出去门牙不得笑掉两个?兀自无声笑了,有些抖动,有些断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