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第七十一章 士人的时代过去了!(2/5)

“因为当今天下对官员的要求已越来越高,不仅要精通政治,还要精通经济,民生等。”

“而后面这些都不是圣贤书能教的,唯有真的下到地方,了解地方的实际情况,广泛听取底层百姓的心声跟建议,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为官不易。”

“当一名称职的官更加不易。”

赵瑁冷哼一声,不屑道:“大言不惭,圣贤书讲的乃是天下至正的大道理,万事万物皆有囊括。”

“你根本没读懂。”

“当伱有一天真的读懂了,你就会知晓,你今日所言是何等的荒唐可笑,古之圣贤看的比我们远。”

赵瑁一脸冷漠。

其他人都能无视,唯有他这礼部尚书不能,不然若陛下真信了夏之白的鬼话,岂不说明,他这个礼部尚书的失职跟无能。

他心里也颇为恼火。

他承认夏之白有点才能,但也太过狂妄了,一副怼天怼地,谁都不放在眼里,谁都想去挑个理。

这种人官运不长!

而且夏之白的想法很危险。

朱标眼皮一跳,也不由暗暗苦笑。

夏之白还真是够倔的。

什么时候都想去争论一番,尤其现在还指责到圣贤头上了,这岂不是否定天下几乎所有士人的研学。

这又岂会不招来众怒?

普天下,敢质疑圣贤的,恐就只有父皇跟夏之白了,父皇也只是不喜孟子而已。

夏之白是对儒家所有圣贤。

太狂了。

不过他倒也觉得夏之白说的不无道理,治国光看圣贤书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实政经验。

正因为此。

父皇才会专设一翰林院。

就是为了锻炼培养一些没有多少处理政事经验的官员,好让他们日后能更好的为朝廷所用。

朱标也很好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