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76章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4/5)

“两军在河流西岸展开对垒,姜太公指挥镇定自若,士兵作战英勇顽强。”

“敌人被杀得丢盔弃甲,悻悻而回,于是齐国就这样正式建立起来。”

“姜太公建立齐国后首先以法治国,安定民心。”

“司寇营汤阳奉阴违,受贿害民,并妖言惑众,宣称要以所谓的仁义治齐。”

“姜太公便令人把营汤斩首,以正政令。”

“一时间齐国再也没有违抗命令法规的事情了,混乱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

“仅仅五个月姜太公就去向周武王报政,即汇报其安邦定国的政绩。”

刘彻:依朕来看,姜太公斩首营汤的做法并没有错。

姜太公封齐时,被世人称赞为贤人的司寇营汤妖言惑众。

说什么不做天子的臣子,不做诸侯的朋友。

亲自耕作吃自己的粮食,亲自挖井喝自己的水,没有什么要乞求别人的事。

不要君主给的名位,不要君主发的俸禄,不去做官从事体力劳动。

此话一出,姜太公来到营丘后,派官吏抓捕并杀掉此人,以作为首要惩处的对象。

周武王听到消息后,还紧急派遣信使去责问姜太公,为什么要杀害贤能的人。

姜太公杀掉妖言惑众的贤能之人,他并不觉得做错了。

营汤是不臣服天子的人,也是不能使之臣服的人。

营汤不和诸侯交朋友,就是使君王不能驱使他。

亲自耕作吃自己的粮食,亲自挖井喝自己的水,没有什么要乞求别人的事,这就使君主不能用奖赏、惩罚来激励、约束营汤。

况且营汤不要君主给的名位,即使营汤有智慧,也不能为君主所用。

不仰慕君主发的俸禄,即使贤能,也不能为君主建立功业。

营汤不做官,就无法治理。

营汤不接受任用,就是对君主不忠。

况且君主之所以驱使臣子民众,不是爵位俸禄就是刑法惩罚。

如今这四种手段都不能够用来驱使营汤,那将没有人给营汤当君主。

不打仗立功而显贵,不亲自耕耘而出名,这又不是用来教导世人的方法。

好比有一匹马,样子像骏马,是天下最好的马。

然而驱赶它却不前进,勒住它却不停止,让它往左它不向左,让它往右它不向右。

那么马夫虽然卑贱,也不会依托马匹的脚力。

马夫之所以希望把脚力寄托在良马身上,是因为依托良马可以得到利益,避免危害。

如今马匹不能为人所用,马夫虽然卑贱,也不会把脚力寄托在马匹身上。

同样的道理,营汤自以为是世上贤能的人而不愿意被君主所任用,品行极其贤能而不能被君主使用。

这种人就不是英明君主所任用的臣子,也就像不能驱使的骏马了。

“在政治上,姜太公推行尊贤尚功的政策。”

“就是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当地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齐国统治阶层,让他们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通过考核符合选贤标准的人,不分亲疏用其所长,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积极创造性。”

“这一高明的用人路线,打破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正统思想束缚。”

“姜太公还把用人提升到事关国家兴亡的高度,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论。”

“实践证明,姜太公的用人思想不仅开创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使用先河,也为后来齐国称霸列国奠定了基础。”

“在文化上,姜太公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

“姜太公认为,如果在齐地强力推行周礼,容易产生矛盾,不利于治国安邦。”

“经过再三斟酌,姜太公决定从齐地实际出发,从俗简礼,不强制干涉。”

“而且务实地创造了既让齐民乐于接受,又不违周礼的新制。”

“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姜太公自齐国初建时就因地制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