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五九二章 水车轴承(3/5)

所以即使是破损的麻布,也是价格不菲的。

原材料贵,工艺落后,加上出货量低,导致纸张的价格非常之昂贵,麻纸的质量也分好坏,主要分粗细厚薄,有上等白麻纸,中等黄麻纸和下等粗麻纸。

现今价格分别是三百钱一张,一百钱一张,五十钱一张,而且一张纸并不大,隋纸其实并没有大小标准,看你用途如何,经、史、子、集四大类书的纸张标准都不一样,在京师售卖最多的规格,是长四尺,宽两尺,也就是米米。

最便宜的粗麻纸,老百姓是用得到的,这也是家庭中的一项大开支,什么时候用呢?祭祖丧事用来制作纸钱和祭品。

这也就是为什么,经常有老百姓去捡别人的纸钱,保存起来,等到自己家用的时候再拿出来。

祭品中的整张纸,代表衣服,等于是给过世的亲友烧件衣服穿,因为纸本来就是衣服做的,纸钱就不需要烧了。

杨铭在造纸场呆了三天,大致了解其工艺之后,便返回了宫里。

他要改进造纸术,只有纸张产量大了,价格才会降低,当平民也能用得起的时候,文字的传播就会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原材料的问题,是最好解决的,除了麻布之外,楮皮、桑皮、藤皮、瑞香皮、木芙蓉皮、竹子等其实都可以用得到。

因为大隋本来就有这类纸,只不过直接取材于植被本身,所以纸浆研磨的过程太过漫长,无法成为主流纸,那么改善研磨过程,就可以了。

那就是改造水车呗,而水车的问题主要在轴承,眼下已经有了精炼钢,造出耐磨损的轴承,其实不难了。

两个圈中间套八颗珠子,这就是轴承了,主要问题还是在打磨上面。

轴承打磨的不够光滑,也是不好用的,但想要打磨成后世那样的光滑,完全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能用土办法,将轴承放进细砂当中,人工用手打磨,虽然非常耗费时间,但轴承的用量毕竟不大,所以这点时间值得消耗。

东宫,杨铭将大致的轴承制作方法,教给了太府寺卿元寿,少卿云顶兴,少卿王祯。

“你们先做一套出来,将水车各个轴承改用精炼钢做成的轴承,先试一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