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四八七章 (先锋开拔(4/5)

但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拖延军情奏报,或是谎报军情,这都是可以的。

不过就是把脑袋拴在了裤腰带上。

慰抚使与杨广之间的互动,这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你得让皇帝知道,行军总管这么干,是对的。

千万不能让皇帝驳回你的奏报,所以奏报怎么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但是有一个小诀窍,就是报喜不报忧,如果你打的一切顺利,摧枯拉朽,杨广疯了,才会去改变你的作战部署?

所以任何败绩都不能出现在军情奏报上面,这会让杨广觉得,你真不行,看我的。

大军的操作权一旦归了杨广,那就玩完了。

杨铭也清楚,自己这一次对三人的暗授机宜,是僭越的,但是没办法,这可是打高句丽,不要说什么尽道隋亡为此河,隋亡跟大运河没有关系,就是高句丽。

一次打不下,紧接着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所以在杨铭看来,这次哪怕冒点风险,也要一举功成,而他的希望,主要就在李靖身上。

十一月初,李靖的先锋军率先开拔。

在此之前,杨铭下令调拨四万民夫,一万骡,五千牛,三千驴,为先锋军后勤辎重部队,这就是为什么辎一、辎二、辎三、辎四的将领,是亚将,因为他们四个负责领导这四万民夫和牲畜,来押送粮草。

总管亚将军将副将子总管押官(骠骑将军充任)旅帅队正火长。

遭遇会战时,因地制宜,大军可以摆出十二套军阵,其骨架为七军:右虞候(先锋),右军(侧先锋),左虞候(殿后),左军(策殿后),左厢野(左助将),右厢野(右助将),中军。

助将,就是支援部队。

浩浩荡荡的大军一眼望不到头,经关中北上,过榆林,进入驰道,然后开赴涿郡。

除了李靖这一路先走之外,剩下有七路,也是从关中走,关中子弟这一次又将扛起大任,大隋精锐出关中,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沿路官道,送行的家眷挤挤攘攘,哭诉着为自己的儿子,丈夫,兄弟送行。

大隋历来行军有一个习惯,将士出征,会携带一个小布囊,里面包着家乡的一捧土。

有句话叫做哪的黄土不埋人,不是的,只有家乡土才能埋我,身上带着家乡的土,一旦战死沙场,也算是被故乡土掩埋,可以魂归故乡。

各路大军,皆佩带其麾下特有的军徽,号为军记带,擅离本军者,要验军记带,如果不属于本军,谁抓到的,谁负责杀。

军中不准言官称,你平时是做什么官的,我不管,你在军队是什么职位,我就称呼什么职位。

比如那些慰抚使,本职官位都很高,但是军中一律称之为使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