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五一七章 泰西使团在西海运河(3/4)

“反观我们欧罗巴各国,从古典时代开始,王室和贵族们就长期欠着银行家的债。”

“他们与其说是考虑要税收,不如说是考虑债券的利息问题。”

“可惜的是,大明的皇帝陛下只爱惜大明人,对外族没有什么兴趣。”

“这里本来有很多大食人,但却基本没有机会参与到工程之中,反而都被迁徙到了外地……”

“大明的仁武皇帝陛下说过,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只有自己的百姓掌握的土地,才是真正属于自己国家和族群的土地。”

“这句话根本不是这么解释的吧?本来应该是获得当地百姓的信任,就算是暂时的失去了土地,也有再夺回来的机会,而大明在海外的操作就是把人赶走,然后只要地啊……”

“所以这句话到底应该怎么解释?用在这里到底对不对?”

“你们理解错了,这句话不能单纯的看表面意思,要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理解,世祖皇帝陛下当时的实际目标,是要求将领们注重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要太过在乎一城一地的争夺。”

“对对对,只要彻底消灭了敌人,让自己的子民殖民这块土地,才能真正掌控这块土地。”

“大明在大食地区迁走了大食人,在墨洲东部地区将墨人向更深的内陆驱赶,然后让大明百姓移民过来,大明的移民来了可就不会走了,他们就会变成这里的人了!”

“我们当初在北殷洲做的事情也是这样的,我们将殷人往殷洲内陆驱赶,然后用我们的百姓接手当地的土地。”

“我觉得你们说的不对,大明人怎么能够跟我们英国人一样做法?”

在学者们的旁边,还有一些最著名的商人。

同样看着宽阔平静的水面的他们,关注的话题又与学者和贵族们完全不同。

他们看着这条运河,都仿佛看到了成堆的金子。

不止一个商人,不止一次的看着运河感叹:

“这里流淌的根本不是海水,这全部都是金沙啊!”

“如果我能够承包这条运河,我能够让大明皇帝的收入至少再翻一倍!”

“岂止是一倍啊,大明皇帝对运河运行太过粗放了,太多的人可以免费通过这条运河了。”

“最合理的价格,应该是与绕到走西洋海角的成本接近。”

“对,单纯计算油耗成本接近,但是能够缩短送货时间,就能让商人选择走西海运河,而不是去绕道西洋海角!”

但是在这一片和谐之中,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这个不同意见还直接开了地图炮:

“如果从一开始就让你们承包这条运河,你们会将这条运河修筑到如今的这种规模吗?

“哪怕你们拥有同样多的钱?

“你们觉得自己比大明皇帝陛下,比皇帝陛下的大学士们和大臣更有智慧吗?

“皇帝陛下和大臣们看重的是长远的未来,看重的是对人类文明的连接和提升,看重的是对全人类的益处。

“而不是已经占满了你们的脑子的简单商业利益。”

这样公开的直接开地图炮,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会犯众怒的。

但是周围的商人看了看这个人的样子,基本都没有与之对喷的想法。

主要是这个人本来就是个另类。

罗伯特·欧文,一个英国的工厂主和著名“掌柜”。

他主动去效仿大食系厂商的管理制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