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二零三章 飞机性能的颠覆性提升(5/5)

它的缺点也非常的明显,必须设计专门的冷却方式了。

但是飞机发动机前面就是螺旋桨啊,螺旋桨吹风就能给发动机冷却。

所以用在飞机上的话,便捷性与转缸发动机相差不大,同样自带风冷。

优点也非常明显,供油、加压、排气结构,全都是固定了,方便制作和维护。

发动机主轴直接连螺旋桨,不需要任何减速和传动结构。

最关键的优点,是整体固定的星型发动机可以做的更大,汽缸的数量可以更多。

汽缸可以五个、七个、九个,甚至可以变成两排十八个汽缸,甚至四排二十八个。

后续技术成熟了,可以加装涡轮增压结构。

朱靖垣想着上辈子听说过的发动机,笑呵呵的点头:

「还是保守了,一千马力只是起步,两千马力才算成熟,极限应该做到三千马力以上。」

郑复光和一帮工匠,本来都是喜滋滋的,甚至还挺骄傲的。

发动机功率在去年一年时间内,直接从六十多马力增长到四百马力,提升了整整六倍。

关键是飞机性能,也有了天翻地覆的提升。

朱靖垣现在却提醒他们,在四百马力的基础上,至少再提升五倍甚至是八倍。

这直接就有点惊吓了。

郑复光颇为激动和错愕的追问:

「殿下……两千到三千马力?真的能够做到这么高?」

朱靖垣微笑着点头说:

「是的,不过它也有极限,类似于转缸发动机的极限。

「重量越来越大,机械结构复杂,维护越来越困难。

「到了那个时候,就要有新类型的发动机取代它们了。

「另一种类型的,结构更加简单,功率密度更高的发动机……」

也就是喷气式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