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面上说是去河北路,实际上出了京都之后,就往河东路走,如果顺风顺水,只需一天就能到泽州。
沿途也不需要在码头上停留。
到晌午,船已经进了河东路界,江水涛涛,无甚可看,沿途过往船只也是来去匆匆。
宋绘月坐在船里,张着嘴打哈欠,忽然传来“砰”的一声,船身剧烈晃动,停滞不前。
宋绘月险些咬了舌头,连忙闭上嘴,扶着箱子站起来往外走。
原来是一条往京都去的客船,从船到船工,全都是崭新的,掌舵之人大约也是速成,一点小风浪就慌了手脚,在江面上横冲直撞,一头扎进了宋绘月所雇客船的怀抱。
对方因是新船,十分坚固,却把受害船怼出了裂纹。
这边的船遭受了无妄之灾,船工和船主一同破口大骂,言辞甚是锋利,将对面骂的体无完肤,并且因为理亏,无法还嘴。
最后还是侯二上前劝架,对方也赔了足够的银子才作罢。
侯二让船工将船先撑开,让这条新船先过,新船道了声谢,扬帆起航,继续远行,不到片刻,就扎进了岸边黄泥里。
场面惨不忍睹,侯二让船主赶紧走,免得这船再接再厉,调转头来,将他们撞个粉碎。
只是船工在看过船身上的裂缝后,告诉侯二不得不去最近的荒沽码头停靠,补一补缝。
荒沽码头原来叫新沽码头,码头较小,后来往来船只越来越多,这个小码头承受不住如此多的客量,便另外修了大沽码头,这个小码头日益荒芜,就从新沽码头叫成了荒沽码头。
码头上还是有人,只是人烟稀少,喝碗茶水还是没问题。
码头上也有商贩,艞板放下,船上的人下了船,昏昏欲睡的商贩才有了精神,挑糖水的走的最快,两个桶子一前一后的晃荡,随后卖北豆腐的也追了出来,还有那卖炒胡豆的、炒板栗的、卖大碗茶的,也都涌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