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赤日等人倒是习惯了那些工作队过来时一开始是什么模样,现在周至这样子,完全就是一副不见外的自己人的样子,这样的表现当然让大家格外惊喜。
应该说只要油给够,彝家的饭菜其实并不算太难吃,尤其是淡酸菜里头的小笋子和蕨菜,其实还满脆嫩爽口的。
酒喝开,菜吃上,大家的话题就打开了。
作为大毕摩,吉克赤日是非常智慧的人,而他的人生经历也告诉他,从外面来到乡里的人,他们的态度往往是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翻转的。
听闻周至对毕摩文化感兴趣,吉克赤日倒是不觉得多高兴,类似的资料采集活动,县上,州上的文化馆都曾经来过,零零碎碎地收集了不少资料,对于毕摩的体系有了一些介绍书籍,但是还是失于粗糙。
反正吉克赤日说起来那是一个劲的摇头。
周至一打听资料成书的日期就有些明白了,五几年和七几年。
这两段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审视角度是不一样的,更多是在用一种批判的态度来组织素材,或者说眼光更多地放在那些值得批判的地方,而对传统文化的整体,缺乏足够的重视与认识。
这样的书籍很明显是有失偏颇,不太全面的,不光少数民族的如此,汉民族自己的同样如此,周至在研究夹川老版县志的时候早就发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