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眉毛一挑,颇为意外。
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玄奘。
发现对方脸上倒没什么
惊讶,只是有着一种疑惑后,不由得点点头,感叹了一番:
“居士倒也真的见多识广。竟然连十二金人的事情都知晓。“
“……”
这下,崔采薇脸上有些尴尬了。
她也往玄奘那看。
毕竟……她的“身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江湖儿女,而十二金人这种事,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只流传于江湖传说之中的隐秘。
江湖人知道,不意外。
因为早在很多年前,江湖上就有“谁能集齐十二金人便可称为武林盟主”的传说了。
但如何称为武林盟主,又是为什么可以号令天下群雄之类的,却没人知道。
大家都在喊口号,可真怎么做都是两眼一抹黑。
正常。
江湖,只是江湖。
它的池子就那么大。和一座王朝比起来,还真不算什么。
或许也有些门派之类的是庞然大物,可在怎么大的门派,和那动辄数十万的军士比起来,也不过是路边的碎石而已。
十二金人藏有秘密,江湖人到了某种层次后都知道。
但知道有秘密,和明白怎么用,就又是两种说法了。
玄奘大师是菩提禅院的高僧,菩提禅院号令天下佛门,经历两次灭佛而不倒,知晓这些秘辛很正常。
可自己这……就有点……
懂得太多了。
更何况,十二金人集齐的事情,那是皇家秘辛,她怎么可能知道?
一个出尘境的普通修炼者,若没什么身份的话,凭什么知道?
可瞧着玄奘法师似乎没什么表示……
也不知道是装糊涂还是真糊涂。
总算是没揭穿她。
而孙思邈也不傻……
或者说,真要说起来的话,崔采薇的江湖经验,到底还是浅薄了些。
于是,不算那个喜欢掐人大腿根,在那打坐调息的道人,三个人竟然达成了一种很默契的平衡。
就见中年道人点点头:
“确实不错,国师确实已经集齐了十二金人。不过……这十二金人几经战火,虽然铸造手法神异,但终究是被损毁了许多。而想要复原,也很简单。只需要把里面诸子百家那些先秦与妖族对抗的前辈们留下的记载,都对接上就可以了。而贫道负责的,就是医道一脉。”
这下轮到玄奘愕然了:
“还能接上?……碎片恢复如初?”
“不错。”
孙思邈点点头:
“金人之中,各自蕴藏不同的道理。而这些先人纪录的道理,哪怕被打碎了,可就像是一纸书册,就算把它撕成两半,可字迹只要对上,便可读的通顺。十二金人也是如此。贫道那几年便是一直在祭炼这金人残片,拼接修补。这便是国师对贫道离开所提的要求。”
“阿弥陀佛……当真是闻所未闻。”
显然,玄奘也是第一次听说原来十二金人是这么用的。
“贫僧只知金人之中所藏道理,有缘者诚心祭拜,可于灵台之中得先人讲法。想不到……竟然还能这么用。”
唱喏了一句佛号后,就听崔采薇好奇的问道:
“这么说……道长如今已经掌握了十二金人中关于医道一途的所有知识道理?”
“怎么可能。”
一说起这个,孙思邈便是一声苦笑。
“崔居士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唔。”
想了想,他摸向了始终
不离身的布袋。
摸索了一阵,从里面掏出来了一个罗盘。
罗盘看起来非常精巧,天干地支八卦方位按照一圈又一圈的位置,与周天星斗相合。
他指着罗盘说道:
“比如说,十二金人,便是这个罗盘。而被打碎了之后,它的各种方位就已经产生了变化。”
说着,他随手在罗盘上旋转了几圈,一阵机关之声后,代表着各个方位吉凶的罗盘便已经如同魔方一样,散乱开来。
“而所谓的复原,就像是把罗盘复位。不需要去参悟里面的内容,比方说这里:”
把手指拨弄到罗盘天池(中心店)外的八卦方位上:
“坤位下寅,寅下为柱天,柱天下丁,人丁有地支庚午丙午……”
随着他的拨弄,罗盘缓缓复原。
“复原,便是这种意思。只需要参悟到仙人纪录的某个断裂点,然后在另一块碎片中寻找对应即可。可就如这罗盘风水一般,八卦方位天干地支,普通人稍微动些脑筋就可学会。但有地师堪舆风水龙脉,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可有的人呢,就只能在街边摆摊算卦。同样的内容,门内之人与门外之人看是两种模样。”
苦笑之中,道人摇摇头:
“别看复原容易……不瞒各位说,这十二金人之中的内容极为复杂,仙人刻录之中内外不定。贫道可以通过浅薄的祭祀,获得些许碎片化的知识。可天下间若说能一眼观之其全部奥妙,唯有国师一人而已。”
“……国师能观十二金人全部?”
崔采薇惊愕的瞪大了眼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