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怪:面条像裤带。陕地历来是一个以面食为主的地区,南方人可能会想不通,天天吃面条,不烦吗??其实在陕地,心灵手巧的婆娘们早已把面食发展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仅仅是面条,陕地人就能做出几十种的花样,棍棍面、臊子面、凉面、酸汤面、浆水面、片片面、豆子面等等。再配上不同的佐料,一天一个美味也不带半点夸张的。话说面条像裤带,说的是面条的宽度和长度,熟悉陕地面馆的朋友都知道,一根面条就是一碗面,撒些青菜,配上油泼辣子,那真是色香味俱全!
第六怪:锅盔像锅盖。旧社会都是大家庭吃饭,每家每户都用大锅做饭。男人们需要外出赚钱养家糊口,出远门了就要带干粮,所以婆娘们烙出大饼给男人们路上吃,这饼和锅底相当,面食在烙制的过程种会发酵,烙出的饼厚度大小就像锅盖一样,俗称“锅盔”。
第七怪:油泼辣子一道菜。油泼辣子有很多做法,各地的口味也不尽相同,别看小小的一碗油泼辣子,吃起来真是奥妙无穷呀,陕地人吃饭可以没菜,但是绝对不能没有油泼辣子。
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来。吼起来说的是秦腔的表演形式,的确有些夸张,不过这种形式和陕地人的劳作方式有关,辛辛苦苦劳累了一天,人们相约来到渭河边,对着滔滔的河水,吼出一天的劳累,吼出生活的辛酸。夏天的时候,古城墙周围会有很多自发的群众团体在那里唱秦腔,确实不需要扩音器,老远就能听到,唱出了秦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唱出了秦人的憨厚和耿直。
这陕地八大怪都是历史和时代沉淀下来的风俗,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和方式的改变,很多东西也就慢慢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不过也有一些依然被保存下来,比如吃面和吼秦腔,成为了陕地几千年独特的文化符号。
付阳详细的讲解让付月听得津津有味,也啧啧称奇,而金中南坐在副驾驶座上也时不时发出笑声。
很快,司机师傅就带着付阳三人来到了西市老孙家羊肉泡馍总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