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谭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新见(2/5)

因此,在这片宜耕宜牧的流域周边,也汇聚了姑墨州/都督府境内,大半数的人口和产出;分布着当地最主要的九个藩家。而在首府/州治内,则主要是当年随着大征拓而来的唐土移民及归化人后裔。

这也是岭西这些都督府/羁縻州的普遍常态。这些唐土移民及其归化人的后裔,也代表着都护府,乃至大唐朝廷,在这些地方控制力和影响的外延。平时也充当定期轮换的驻军之外,维持秩序的补充。

因此,在唐人移民及其附属归化人较多的区域,甚至可以像东土腹地一样,建立起以城池为核心的郡县和乡里。乃至组建相应的各级官府和长吏,设置若干的屯守军府和编练团结营,乃至是护路队。

既可以以备万一的镇压和威慑,当地原有的土族、山民、游部;也能够对于分封在周边的一众诸侯外藩,形成某种牵制和维持相对的平衡。其位置也是任何想要搞事的地方势力,都无法回避的存在。

另一方面,在天朝宗藩体制下,岭西的诸侯外藩间,也有三六九等之别。通常情况下,地位最高的自然是唐人诸侯,及其后裔分家支族,其次是追随征战的各族归化诸侯;以及协同作战的本地土族。

此外,还有一些被击败和征服的本地势力,在降服后接受了大唐的册封,就此分裂成若干个中小藩属;也构成了大唐/天朝的宗藩体系的最外围部份。而在唐人诸侯间,同样也有一条隐形的等级资序。

其中资格最老的,无疑是第一批分封域外的西征将领,及其流传下来的家门后裔。以追随对年的亲兵和将校为世臣,就地解甲归田的军士、兵卒为藩士,世代尚武成风,堪称唐人诸侯中的武力担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