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沈愈目前正在端详明四家之一王蒙的《花溪渔隐图》,他的眉头不由自主的微微动了一下,心道千万可不能选这幅画啊!
沈锡岳这《宣德楼》吴老隔三差五就来一次,所以他对店里的古玩可说如数家珍。
这幅《花溪渔隐图》他看过不止一次,乃是一幅明代摹本,价值完全比不过瓷器那边。
要知道瓷器区可是有没有标价的乾隆粉彩小碗与嘉庆官窑青花葫芦瓶,虽然是残器,但每件价值都超过七百万。
若沈愈选了这幅摹本《花溪渔隐图》那么这次比拼眼力必败无疑。
不过这个颇为忧心的念头只在心中稍稍出现旋即一闪而逝。
吴老知道沈愈不会如此的莽撞。
时间足够充足,以沈愈的眼力,不敢说店内所有的古玩都全部看一遍,但是字画瓷器包括古玉应该都会看一看的。
并且不管是乾隆粉彩小碗与嘉庆官窑青花葫芦瓶摆放的位置都很隐蔽,轻易不会被发现。
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让买家捡漏,而是防止买家说店里都是破烂,如果对方故意刁难,店里马上就可以取出小碗打脸对方保证店铺名誉。
别人不知道这俩官窑瓷器的位置,吴老却是知道,都在一堆破烂里埋着呢。
有人会有疑问,假设有人眼力非常好将其从瓷器堆里拣出来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