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民窑青花,在市场上不值钱。
并且这罐子还有瑕疵,罐身上有窑裂,就在罐子腹部。
所谓窑裂,就是烧制瓷器时没控制好火候,让瓷器产生了裂缝。
用现在的话解释就是属于残次品行列。
「咦,不对。」
沈愈细看了几眼裂缝后,马上否定了窑裂的可能。
这哪里是什么裂,分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残器,此罐子是摔成两半后又拼在一起的。
上半件是民窑,下半件确实是官窑。
技法运用的非常神奇,怎么说呢,造假者在拼接处愣是还伪造了一处串烟。
串烟就是瓷器烧制时,釉面被窑里的浓烟给熏了。
上文说过,串烟串在釉下彩瓷器上,有坏处也有好处。
有人固执的认为瓷器串烟是瑕疵,会大大折损瓷器本身的价值。
但也有头脑灵活的买家认为这是天意,属于自然天成。
就好似有人画了一幅踏雪寒梅图,在收笔时不小心滴了一滴墨汁,而这墨汁恰好化为一朵梅花造型,属锦上添花,别有一番韵味,不但不会折价反而得加价,甚至价格翻倍。
如果这个罐子是官窑,且没有摔成两半,并且是真正的串烟,那确实能涨价。
但目前来说,这罐子并没多少收藏价值。
又反复看了几圈,确定是赝品无疑,沈愈才将罐子放到茶几上。
其实这个罐子的造假技法跟陈赤侠的那个斗彩罐的手法很像,弄不好出自一人之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