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草根

第三百二十四章 小吃(3/4)

说是鱼露,却不是多么值钱的材料购得。

这靠着海的唯一的好处,那就是在海港边上总是能见到席地而坐,挎着一平条的篓子,贩卖每日渔货的渔民。

那当中卖的最便宜的,就是一斤只要几个板子的小杂鱼。

这做小吃的摊主们最喜欢在渔市快要收摊的时候,为自己的摊子上来上两三斤的食材。

至于这家卖焖子与面条的流动小车摊,用小杂鱼做成的菜也是有五六种之多的。

而这鱼露汤汁,正是用这种小的只有一根指头大的杂鱼,并着一点点的肉渣,合在一处,熬制出来的浓汤。

别小瞧人家杂鱼不值钱,可这鱼汤去了腥味,增了肉香,小瓦罐中咕噜噜炖煮了一整天,装到罐子当中那是浓香奶白,闻起来就是香飘一里。

就着这温突突的劲儿往麻酱焖子当中一拌,那邵年时往嘴里边吃的时候,都快成了往嘴里边倒了。

说起来这吃焖子也是有趣,因着这绿豆的冻粉用筷子一夹就容易碎成两段,吃起来着实不太方便。

一般要了焖子的食客们,都能得到老板娘递过来的吃焖子的特殊的叉子。

用一根铁丝往当中间一搅,拧成双叉的模样,往一小方块当中一叉,嘿,一整块的焖子就在其上颤颤巍巍了。

所以这老板娘现在才会是这种表情,她手中的四把小叉子一把都没给出去,就瞧见邵年时带着三个半大的小子,把脸埋在碗里,已经给吃了一个掉底儿了。

“老头子,瞧这几个孩子饿的,你那面条赶紧的下下去啊!”

那守着煮面条的大锅边上的老板也被逗乐了,忙不迭的就将一笊篱澄黄色的面条给捞到了分装的四个碗中。

你以为这四碗面是分别给邵年时以及他带着的三个孩子的?

错,大错特错了。

何所谓一面四吃啊,当然是一份比普通面量稍微多出一成的面量被分装到四个小碗当中,而每个小碗当中放着的料汁儿那是各有不同,这才是一面四吃的最终精华所在。

所以,现在的这四份儿面条,其实都是给邵年时一个人准备的。

只是他作为四个人当中最年长,也相当于老板的存在,跟一群半大年龄的雇员来抢吃的,怕是有些不合适的。

于是,对谁都挺有耐心的邵年时,十分大方的等到了最后一份儿的到来。

说实在的,若不是这老板手中端着两个笊篱,那是一次下锅就能出得两人份的。

被焖子只填了一成饱的邵年时,说不定能把面前的空碗先给吃了。

也多亏了这好吃不贵的一面四吃上锅的时候挺简单的,否则邵年时这里正事儿还没说完呢,自己就要被胃疼给打败了。

瞧瞧面前的这四小碗是多么的难得吧。

两凉两热,分布的是相当的均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