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自己曾答应过赵小品要一起合作改进灶台的事情,几天事多,给疏忽了。所有人都走了,就他一个小徒弟留了下来。
梁川颇有些感慨,敢放弃自己的职业生涯而走上一条自己也前途未卜的道理的人,值得敬佩,况且还是一个本来自己不看好的人,是自己看走眼了。
“东家,叔公那里我已说好,以后我就自立门户了,是一路行至天光还是一路闯到黑就看祖师爷赏饭,和小品的造化,东家你您点头,这手艺我就替您传出去了。”
梁川对这小子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当初的小品沦落到街头窍鱼,还被自己和保正围在巷子里打得狼狈。可是谁都有落难的时候,莫欺少年穷,少年的潜力是惊人的,他独到的眼光就看中了节柴灶用处,梁川后来也有思量过,应该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我有什么不点头的,这造福百姓的事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以后你不必报我的名号,这个灶就叫品灶吧,你也是手艺的传承人,以你之名,我放心得很。”梁川不可能亲自去专攻做灶这项事业,因为这个实在不是他的专长,而且利润的空间也不大,有人替他分担,实在是合适不过。
与螺城这些师傅结缘全赖赵小品这小子,说他微不足道也可以,但是缺了他这一切都无足促成,命运有时候就是如此微妙。
“东家这人手。。”赵小品这是在纳投各状,要是自己一个人出去,出纳和做账做是一个人,自己做了多少灶他哪里会知道。
梁川没想到他还替自己考虑了,倒是有点意外。这一点点的蚊子肉他还看不上,虽然眼下自己手头的钱不多了,但是撑个一年半载还是没有问题,届时自己已经另有谋生之道。
何保正的女婿何长贵回来有此时日了,老何不敢让他掺和制蚊的事,生怕这小子贪一时之利,将配方拱手让与他人。让他跟着自己女儿做竹编,做了两天,听自己女儿讲,回家就是天天抱怨这活太苦太累,一双手被竹丝儿插得都是水泡,怨气冲天,动不动就和玉娥拌嘴。玉娥拗不过自己的老公,私下跟何保正说了,何保正气得哆嗦,嘴里只是怒骂:“狗改不了吃屎,烂泥扶不上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