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年代

第588章 就业责任(求月票)(4/5)

青照的领导们不笨,推吕家村出来,甚至要运作吕家村作为全国文明村,都是综合各方面因素得出的最优解。

第二天,吕冬又去参加了大学城管委会和大学城商会联名组织的迎新春活动。

作为大学城最为成功的本土企业的老板,吕冬不可能不出席,甚至不能让别人代为出席。

他与管委会主任杨烈文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关系。

会议结束后,杨烈文邀请吕冬进他办公室,仿佛老朋友般聊天。

从1998年认识起,转眼间就三年半多了,杨烈文最早看到的那个身上挂着蚂蟥的黝黑少年郎,已然变成身家亿万,在泉南举足轻重的企业家。

“公司在外省发展的顺利?”杨烈文问了一句。

吕冬笑着说道:“出了省,不比在家里,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好在也不是刚开始最艰难的时候,有能力可靠的下属,也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杨烈文微微点头,适当勉力:“你们是大学城本土最大的企业,在外面也代表大学城的门面,好好做。”

吕冬说道:“公司始终坚持统一化的严格标准。”

这点杨烈文听不少人说起过,去外地的时候,也跟外地同僚交流过,吕氏餐饮渐渐在打入的市场上,有了偌大的名气。

还是正面的好名声。

杨烈文转到最关心的一个话题上:“这两年,你公司一直在招人,适当考虑大学城的毕业生们。”

第一批扩招的专科生,这就要毕业了,学校不包分配,很多学生会返回家乡谋求工作,但也有不少学生留在读书的地方谋求发展,尤其从小地方或者落后地区过来读书的那些人。

好不容易走出来,谁想再随便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