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来回屋睡觉。
第二天天刚亮,乔卫国准时起床,来到足有五分地的大院子里,像过去这半年一样,呼呼练拳。
练了会拳,又拿了根五十公分左右的棍子,以在武校学的刀剑,抽打挂在南墙树下的一个沙袋。
跟着吕冬抓过几次不讲规矩的人,他看明白一件事,空手的打不过有武器的。
与乔克力住同一间屋的那个叫老秦的车匪路霸头子,同样身强力壮,却连吕冬一招都接不住,还不是先中了吕冬的暗器?
用老杜的话说,生物暗器也是武器。
晨练结束,吃过早饭,乔卫国拿上海报和浆糊,骑着小嘉陵进县城,直接去劳务市场。
店里装修进行了大半,需要招聘人手,吕冬跟他说过,招聘的人手分两种,一种是长期的固定工,比如收银员和厨房里的人,另一种是各个学校愿意打零工的学生。
据说能降低……乔卫国想了半天,才想起吕冬说的那个词,人工成本。
来到劳务市场,因为时间比较早,劳务市场上人非常多,少说得有上百口子人。
好像县城找临时工作的人不少。
乔卫国看不少人愁眉不展,好像城里面的人,过得也不容易。
招谁不用他管,他也不擅长这个。
乔卫国下车,找个招工启示栏,刷浆糊贴招工广告。
接着,骑上车去前面,树上和电线杆子上面同样也贴几张。
崭新的招工启事贴上去,立即有人围上来看,但看过之后大部人都摇头走开,因为他们条件不合适,上面写着只招收18岁到23岁的人。
不少四五十岁的人唉声叹气:人年纪大了,想找个好活都难。
他们一辈子都待在同一个厂子里,往往只会干一两样活,干了二三十年的厂子,说垮就垮了。
从厂子里出来,总感觉这社会真陌生,睁着眼也是一抹黑,上哪再去找收入稳定又能干到老的工作?
倒是也有私有企业招人,但他们去了各种不适应,福利待遇与干的活根本不成正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