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白先生,您觉得可以用什么更为简单的方法?”
其中一位鉴定师问道。
“比如说,看这一些少女的表情。”
虽说这幅画是真迹,只是,在通过系统临摹过毕加索作品,莫白对于毕加索作品的认识却是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真要说,恐怕这个世界除了毕加索就莫白更为了解毕加索的作品。但毕加索已经去世,那么,这个世界最为了解毕加索作品的,也就只剩下莫白。
“这一些表情?”
“是的。”
“这一些表情有什么不对吗?”
“当然不对,各位看,第5位少女竟然露出了一丝微笑。”
指着《亚维尔少女》当中的第5位少女,莫白说道。
“莫白先生,少女带有微笑的表情不是很正常吗?”
苏富比领头的一位鉴定师说道。
“如果放在其他画家手里,或许这很正常。但是,各位,大家要知道,我们的作者是毕加索。要鉴定毕加索的作品,首先我们必需知道毕加索是怎么样一个人。很多人都知道毕加索才华横溢,是天才,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的代表人物。但各位是否知道,毕加索的私人生活其实非常的糟糕。”
“打断一下,莫白先生,毕加索的画作与他的私人生活是否糟糕并没有关系。我觉得,您还是直接鉴定画作本身吧。”
鉴定师打断莫白说道。
只是这句话却是被莫白鄙视了一句:“呵呵,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只是鉴定师,而不是艺术家了,你永远不知道一位艺术家是如何表现他的艺术的。一幅经典的作品不仅仅在乎艺术家的笔力,同样还在乎他的性情。他高兴时,他的画风会是温暖阳光,他悲伤时,他的画作会是狂风暴雨。而很大程度上,艺术家的性情决定着他艺术作品的高度。”
这般话语虽然还没有开始鉴定画作本身,但对于边上的一众媒体来说,却是耳目一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