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时的李德炳却没有说话,而是继续念道。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弯。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在坐的老者最年轻的有6o岁,老一些的有8o岁,甚至还有一位9o多岁的老者。
如果说对于历史最为清楚的,除了他们这一群人,还有谁呢?
华国百年之前受到的一系列欺辱,哪怕就是一辈子,他们也无法忘记。
当李德炳念出第二的台弯时,众人已经满脸的凝重。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众人没有打断李德炳。
他们知道,此时的李德炳,在艺术领域已经上升到了一个令他们仰望的高度。
哪怕不说其他,光是现在来分析,他们便认为,这两诗的韵味便不下于蔡先生的岁在当年。
而且,看起来这两诗还是一个系列。
再加上此诗所描写的年代,其中的深意,恐怕是《岁在当年》亦比不了。
特别是最后一句,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更是激起了数位老者的泪花。
祖国百年之前遭受到了很多欺辱,如今也算是站起来了。但是,仍有一个地方,没有回归我们的怀抱。这个地方,便是台弯。最后一句,母亲,我要回来,简直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特别是有一位9o位的老者,更是无比的激动。
他有一位弟弟,就是去了台弯。
可是,这么多年了,至今却一直未能回来。
李德炳仿佛沉静在了诗歌当中,仍然没有停下。
接着第二,李德炳继续念道。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