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摄影师手札

第1578章 商人们的善意(3/5)

穗穗无比清醒的说道,“但是在其他方面,我们说不定能十倍百倍的挣回来。”

“详细说说”卫燃好奇的问道。

“那就是一张门票”穗穗自信满满的憧憬道,“以后我们的生意会越来越大的。”

没等穗穗详细解释,一行人也走到了隔壁图书馆的院子里,钻进了一辆不起眼的普通轿车,并且由卡尔普亲自驾车开往了酒厂的大门方向。

和曾经的“卡班湖糖果公司”以及改造成图书馆的车间不同,这座18世纪末就已经存在的酒厂并没有把大门开在正对着卡班湖的这一侧,反而在相反方向的另一边。

这个方向的路要相对宽敞一些,这条街道不但有两条电车轨道,而且在酒厂的门口一侧,还有个公交站。

如果换个方式来描述,这座公交站就位于卫燃的别墅和酒厂之间那条胡同的墙外。

胡同的一边是达丽娅老师送给卫燃的别墅,另一边则是一座极具苏俄风格的车间。

这座车间从外面看上下两层,通体由沙俄时代标准的红砖垒砌,房顶还能看到一排壁炉烟囱。

如果只是这样形容,这座建筑还算漂亮,但实际上,它的外面还围着一圈鹰架。只看鹰架上那些破破烂烂的绿网就知道,这里的施工恐怕已经停滞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

也正因此,他们即便不用下车都可以清楚的看到,临街的这一面破破烂烂的绿网里,那些窗子虽然都经过了翻修,但是侧面的那些窗子就要凑合多了,有的干脆用带有色差的红砖砌死,要么干脆用木板加防水尼龙布随便钉起来了事。

“这座车间在二战时期曾经生产过炮弹”

特卡奇太太一边示意卫燃在这座车间另一边的大门口暂时停车一边介绍道,“当年它其实属于旁边的钢铁厂,被你改造成了图书馆的钢铁厂,那时候你们的那座别墅还是这座钢铁厂的堆货场呢。”

话说到这里,特卡奇太太指着大门另一侧的二层建筑说道,“这里在二战时同样是生产炮弹的车间,后来战争结束了,这座车间被划拨给了酿酒厂,一半拆掉变成了工人广场,剩下的临街的这一半改造成了仓库。

再后来苏联解体,它又被我们改造成了一座办公楼对外出租来筹措修缮这里的资金。”

“这里现在还对外出租吗?”

坐在副驾驶的穗穗好奇的问道,他们平时基本上都不来这条略显老旧的街道,自然也就不太了解这里的情况了。

“只剩下一些正腐部门还在租用这里了,如果伱们愿意买下这里,他们会非常高兴的搬去新的办公场地的。”

特卡奇太太笑着解释道,“好了,往前开一开吧,我先带你们从外面参观一圈,然后我们从另一边进去。”

闻言,卫燃操纵着车子往前开了几十米,特卡奇太太指着紧挨着的一座更高一些的二层建筑介绍道,“从沙俄时代开始,这里就是这座酒厂的展销商店了。

苏联时代,这里变成了国营商店,战争年代,这里还被当作炮弹仓库使用过很长一段时间,等到战争结束,这里又变成了国营商店。”

特卡奇太太感慨的说道,“这里生产过伏特加,也生产过炮弹,无论哪一样,对前线都有巨大的帮助。

好了,维克多先生,继续往前开一开吧。”

闻言,卫燃又一次往前开了几十米,特卡奇也指着车窗外出现的一个被铁皮墙围起来红砖门楼以及紧挨着的一座三层教堂式建筑如数家珍的介绍道“被挡起来的是商店和酒厂的正门,在这里还运转的时候,工人都是从这里进出上下班的。”

“那栋建筑呢?”

穗穗好奇的看着正门另一侧的三层建筑问道,刚刚一路看过来,无论炮弹车间还是曾经的国营商店,又或者离着最近的这座教堂式建筑,无论外表刷了什么样的漆,它们都是清一色的红砖建筑,同时也都是清一色的只对临街的这一面进行了装饰,或者说遮羞式的粉刷。

尤其这座教堂式的建筑,它的一层门窗都被砌死了,一层往上的窗子,也都拉着厚重的白色窗帘,显而易见,那窗帘里面的状况恐怕并不乐观。

“那里最早是一座教堂”

特卡奇太太解释道,“但你们肯定猜得到,无论教堂挨着酒厂,还是酒厂挨着教堂都不是太合适。”

“担心上帝会偷喝酒吗?”卫燃用开玩笑的语气问道。

“谁知道呢”

特卡奇太太降下车窗,“总之,这座教堂在酒厂建成之后不久就变成了酒厂的办公室,苏联时代,这座建筑的一楼还经常举办舞会呢。”

“我有印象”

卡尔普笑着说道,“每到周末的时候都会有舞会,免费提供酒水和隔壁公司提供的糖果,但是只有18周岁以上的工人可以参加。”

“确实如此”

特卡奇太太指了指窗外路上的电车轨道,“为此这里还专门设立了一座有轨电车站,就在刚刚我们看到的炮弹生产车间的边上。”

“酒精和糖果站,而且休息日会延长运行时间。”

卡尔普看着窗外喃喃自语的说道,“以前那里被工人们私下叫做酒精和糖果站。”

“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记得这个名字了”特卡奇太太叹息道。

“听起来莫名的浪漫”

坐在副驾驶的穗穗看着窗外的建筑,“它们后面就是酒厂的主要车间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