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员阿丽萨,1943年初,应征入伍第587俯冲轰炸机团,服役期间执行多次轰炸任务,所在机组荣膺勇气勋章、战胜德国勋章。1947年因伤退役后返回柳班,任职农药喷洒机驾驶员,终生未婚,1982年9月1日辞世。
游击队员伊万,1943年应征入伍加入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下辖第33集团军下属第344步兵师,服役期间最高职务排长,曾获个人勇敢奖章、战功奖章、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二级卫国战争勋章。
1953年退役后返回柳班,同年8月加入当地警察序列,1967年追捕罪犯期间殉职。育有一子,其子1982年6月牺牲于阿富汗。
游击队员谢尔盖,1943年前往图拉、莫斯科等地求学,1957年起,担任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数学系教师,1987年退休,现居于明斯克。
写到这里,金属羽毛笔列出了这些人曾经获得过的勋章编号,随后又另起一行列出了一个位于明斯克的详细地址,以及两组精确的坐标。
片刻后,金属羽毛笔在卫燃的注视下,缓缓写出了一句询问,“那个色彩斑斓的未来世界,会有人记得他们吗?会有人知道他们做了什么吗?”
但这一次,卫燃却没办法像不久之前那样,用那样坚定的语气回答同样的问题。
在他的沉默中,淡黄色的纸页翻到了背面。那支金属羽毛笔也旁若无人的在缓慢转动的红色漩涡下继续写到,“从今天开始,我也是一名合格的游击队员了。”
恍惚间,卫燃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头戴船帽一脸朝气的少年,看到了他参军时的开怀笑容,看到了他在战场上英勇战斗的背影,也看到了他在战争结束后,以警察的身份继续保护周围人的努力模样。
“看来你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你已经是一个苏联英雄了,一个永远活在你自己亲手创造的未来世界的苏联英雄。”
近乎呓语般的呢喃中,卫燃将手伸进红色漩涡,从里面缓缓抽出来一支使用弹鼓的波波沙冲锋枪。
看了看手中的武器,卫燃怅然若失的叹了口气,将其送回漩涡,随后又收起了金属本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