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穿越开始

第十三章 步入正轨(4/5)

现在,双方已不再是简单的我教你听的模式,而是彼此探讨,共同成长。

教官们胜在修行时间久,理解更深;学员们胜在长在新时代,且都是年轻人,思维开阔,多能从新的角度解读传武。

看到双方都能放下学员和教官的身份限制,坦诚交流,燕洪非常开心,认为这才是新时代,新体系的起点。

那些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教官,或者水平能力被学员全面超越的教官,都已离开了六一学院。

11月1日。

又有五千新学员和大量传武修行人来此进修。

自从模式成熟之后,欧老、燕洪都不再亲自出面对新人们训话,全部交给周塔山负责。

自九月份开始,入学新人就变成了固定的五千人。

其中,来自军警各部的不再是主流,因为六一学院随时都会将所有成果与之共享,分散在全国各聚居地的部队已经开始了深入的尝试吸收,并将之进行了“铁血向”的改造。

他们既然已能内部培养,当然就不再占用六一学院的资源。

从十月份开始,五千新人的来源就变得五花八门,乃是除军警部队之外的其他各机构推荐来的优秀精英,他们没有自建培养体系的急迫感,又不能耽误好苗子的成长,就送来六一学院过一遍筛。

按照学院的估计,11月,12月的新学员基本都是这情况。

从明年开始,这种短期的、紧急的培训基本就要告一段落。

而从七月开始,全国两千多个聚居地就开始组建初等修行学院,从所有炎夏子民中吸纳优秀生源,六一学院每月都会与他们进行经验共享,实时更新,萧规曹随,除了没有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培养新人并不比六一学院差多少。

经过半年的培养,优秀的人才都已露头,到时优中择优吸纳进六一学院,整个体系这才算活了,稳了。

远远看着周教官对新人训话,姜不苦心中自然就浮现出这些念头。

工程队伍早已撤离,全新的校园很难找到帝都大学的影子。

木石结构的建筑,古风古韵,因为木石结构本身的限制,最高的建筑也仅止于六层楼,而且,绝大多数都低于三层楼。

因为草木生机的过分旺盛,原帝都大学高达六成的绿化面积被缩减到不足两成,可此刻看去,所有建筑都掩映在浓密繁茂的树荫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