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国家,特指脚盆和三德子,可以完全不顾民生把军品堆到90%以上,但是自由国家白头鹰不行。
作为盟军工厂和后方的白头鹰,也必须生产足够的民用品,不只是供应本国民用,还要供应和其他盟国使用。
白头鹰在42年1月,就已经命令全国停产民用汽车,让汽车厂转产作战用的飞机和军用车辆了。
只有生产替换零件的民营工厂,被保留了60%的份额,用于生产民用的替换零件,维持民用车辆的维修和使用。
也就是说,现在已经没有更多的组装厂可以转产了,只有部分零件厂还能转产,代价是民用车辆坏了可能就修不了。
实际上,除非脚盆和三德子同时登陆白头鹰本土,白头鹰才有可能放弃其他国家和民品,把全部产能转到军品上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历史上的43年和44年的时候,白头鹰的造舰能力实际上已经达到极限了,再多已经榨不出来了。
历史上的42年5月到8月之间,列克星敦、胡蜂、约克城、大黄蜂四艘航母相继战沉。
白头鹰在42年决定,在当年加购10艘埃塞克斯,在43财年再加购3艘,44财年再加购6艘,这都是42年8月做的决定。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当然希望同时全部订购,而不是拖到44年再去增加,但财政和船厂生产力都到极限了。
43年的订单,是等42年的订单在44年完工之后,才能进入船厂开工,44年的订单最后干脆取消了。
另一边,前四艘衣阿华订单在39年中期之前确定,前两艘40年动工,第三艘在41年动工,第四艘在42年动工。
第五艘和第六艘的订单,是在41年7月通过的,但是第五艘到了44年才动工,第六艘到了45年才动工,战后都没有建成。
同样在41年7月预订的五艘蒙大拿,不但大幅度的推迟工期,最后还把唯一铺设龙骨的一号舰变成了中途岛……
也就是说,白头鹰造船能力到极限的44年和45年,所处理的生产订单,其实现在(42年)就基本都安排上了。
要马上建造更多的埃塞克斯,不仅要把蒙大拿和衣阿华后两艘订单砍掉,还要让生产中的也停工,或者干脆就地改航母。
历史上他们也有过这种计划,但是发现前面的埃塞克斯基本够用了,而高速战列舰在舰队中也还有用,就正常生产下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