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大军阀

第67章(4/5)

——我是阴差阳错的分割线——

与此同时,沿着邗沟运河故道北上的高明,也刚刚抵达了全面戒严的高邮城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里因为水陆交通发达又距离楚州沿淮城邑不远的缘故,将会成为各路淮扬军集结的前进基地和对敌临时中军的所在地。

而在此之前,先行赶到是参军、参事、参谋等各色幕僚、参佐人员和扈卫队伍。他们抵达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依照事先的侦察和勘探结果,在中军中炮制出巨大的沿淮两岸地形沙盘;然后根据事前收集到的各方消息和数据,就此进行分析、判研和推演起来。

在刚刚结束的朱老三和秦食人魔,这场绵延大半年对战当中,高明自然也可以看出不少问题和经验教训来。比如,高明就不得不感叹宣武军的前身,作为曾经黄巢农民起义军的大将之一,朱老三不愧是这个世上最懂得如何应对和对付流寇战争的老人了。

因此早在高明降临这个世界的半年多前,面对蔡州秦魔王汹汹而至的攻势,他就已经示敌以弱,全力清野坚壁,放弃一些不利防守或是格局太小的城邑、据点,而将大部分兵力、人口、粮草物资,都收缩在主要几座高大坚固的城邑当中。

然后,集中精锐主力与之攻守拉锯周旋了大半年之后,就再也没有丢失过一座重要的城邑和堡垒,反而是在大小上百战的接触、遭遇和冲突当中,不断蚕食着秦宗权号称数十万却大而无当,充斥着乌合之众的所谓蔡贼大军。

其中固然有所失利和损兵折将,但都坚决依托几座大型城邑为支撑,始终不与之进行决战;哪怕是作为宣武镇根本汴州、郑州的州城外,都被肆虐的蔡州贼给杀掠一空,也坚决不为所动;反而令秦宗权的本部力量,在本能驱使下攻打东都等城的过程中,逐渐疲敝和颓势。

所谓流寇式的军队固然是流动性很强,但是在士气和组织度上也是难以持久的一次性产物。因此,当他们攻打坚城久克不下之后,斗志和战意的消散也是很快的事情。一旦受挫好伙食被击溃后,就很难在重整和恢复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