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昌四年十月,大长公主亲自呈书面圣,恳求永昌帝为自家嫡女太和公主赐婚。消息传出,引来百官哗然,不知大长公主这是闹的哪一出,莫非是内讧?
国公爷惊闻,连忙登门求母亲收回成命。
遭到大长公主的冷拒,说嫡女成年许久,该尚驸马了。无论她尚的哪家儿郎,一旦成亲,便是别人家的人了。
她的命再硬,克的也是别人家。
大长公主的态度非常强硬,信誓旦旦道,如果嫡女不嫁,她便自缢,实在不忍心看着唯一的儿子再出意外。
这番话传到长住东郊的元昭耳中,凭几的扶手卟的一下轻响,已被捏得粉碎。
自古以来,儿女的亲事由长辈作主,她的意愿不重要。
若她以嫡女的身份拒之,等于和皇室翻脸。可是,她还不想和皇室翻脸,因时机未到!
提前发作会功亏一篑,她不甘心……
所幸,朝臣里总有一两个清醒的,提出大长公主虽然地位尊崇,却毕竟只是个庶母,无权决定嫡女的亲事。
这么一来,将凤氏抬为正室的呼声在朝堂中响起。
然而,出人意表的是,此呼声遭到一人强烈反对。
反对之人正是大长公主的亲儿子,被记在正室名下的国公爷。向来软弱示人的他首次态度强硬,愤慨激昂地引经据典一再强调将妾室扶正是何等的荒唐!
甚至冒死提醒满朝大臣,当年先帝将正室贬为妾室,后娶的一位名门闺秀为正室。
而这位闺秀便是当今的夏太后!
倘若扶妾为正室,当今太后便不姓夏!有皇室为例,如果朝臣们坚持扶他生母为正室,等于辱他先父先母,他宁可自绝于府中亦绝不同意认生母为嫡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