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他,省事,还挣钱。
这不,管氏当下就给了齐媒婆几钱银子,与人家议定,明天上谭秀才家去。
沈笑看二哥一路兴奋的不行,她和伯娘无奈的对视。
生怕他一个高兴把车赶沟里去,出了城门,就道:“二哥,我来赶车,你陪伯娘坐车。”
沈志挥鞭的动作一滞,他停下骡车,转头看向管氏,“娘,车赶太快了吗?”
“让七两赶车吧。”管氏招招手,让他坐上来。
道:“二郎,明天咱们请了陶舅老爷一起去,你今天回去,可要好好谢谢人家。
娘没有想到,这门亲事真的成了。”
她忍不住笑道:“那谭二娘子,娘也是知道的,从小跟着她娘回老宅打理田地不说,还经常在绣坊里帮忙。
和你大嫂一样,都是能干的姑娘。”
沈笑慢慢悠悠赶着车,道:“伯娘,她还回乡间种地呀?
她家的那个绣坊,生意也不错的。”
管氏叹道:“住在县城里的,不都是富户。
你大姐家不也得自己种田吗?”她曾听到过谭家一些陈年旧事,可这些事早已过去,没必要和孩子们说那么多。
沈笑倒是同意伯娘说的,别看县城不大,那也分了好几个区域。
最热闹的南北大街贯穿县城,东西两片多是富户士绅的宅地,而南城门这一片儿,多是平民百姓所居。
照沈笑来看,与大姐家同居南城的谭秀才家,绝没有县后街的阮秀才家富有。
说起阮秀才,最近都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不晓得从通州放回来了没有。
不过,这些人和自己无关,沈笑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家里的秧苗上。
等他们到家之时,第一茬红薯秧苗已经全部剪完,只等那位黄大叔来拉走秧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