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孙家不像以前陈昭刚结婚的时候烂包光景,吃顿饭就有可能吃穷的那种,而是成为石圪节首富。
而两家依旧保持极为亲密的关系,金波每次回家,陈昭都喊他过来吃饭。
往常就是随便聊天吹牛,现在陈昭却有了新想法。
饭菜端上桌,大家一起喝了几盅,陈昭开口道:“金波,你现在在黄原,也只能算是个临时工吧?”
他这话一出口,孙玉厚不乐意了:“怎么会说话呢,人家金波跟着他父亲,在黄原邮局开车,怎么是临时工呢?”
“嗯!”金波叹道:“玉厚叔,少安哥说的没错,我现在其实也差不多算是个揽工汉,参加工作不可能,只好临时给人家扛邮包,一天一块一毛五,还没黄原的那些揽工汉挣得多。”
“也上不了车,只能偷偷摸摸跟我爸跑出去学两天。话说回来,没有正式工作,学会开车又能怎样?”
这样的情况在全国比比皆是,大量的知识青年返回城市,农村青年进城,但如今的经济规模却没办法提供充足的岗位,所以青年们的失业问题就成了一件头疼的事儿。
许多大好年华的青年只能在家里干呆着,要不然就只能去顶班,接替父辈的工作,可他们的父辈现在依旧年轻,比如金波的父亲金俊海今年才四十九,他倒是可以把现在的工作让给金波,但他又该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