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昀松摇摇头,“皇上,微臣斗胆反驳一句,这绝不是与民争利。首先,皇上把科技掌握在自己手里,可杜绝奸商囤积居奇、奴役百姓、哄抬物价等乱象;其次,所得银两皇上可兴修水利,可修缮城与城之间的道路,可建造学校和医院,还可以给臣提供经费,研究更多的科技等等。”
陆微连连点头,“皇上,小季大人立足根本,脚踏实地,让臣茅塞顿开。且不说玻璃,一个时钟就能为国库带来大笔的收入了。”
他一开口,孙明仁等人也附和了起来。
“听陆大人所言,京城中有时钟的人家不多。”嘉元帝这才把压抑在心里的喜悦慢慢释放出来,“很好,你再说说温度计。”
季昀松道:“天气冷暖对稼穑大有影响,如果能准确掌握温度,对掌握作物的生长规律一定有很大帮助。所以,温度计其实就是一个反馈天冷冷暖的东西,做好了可以能和玻璃一样出售。”
嘉元帝再问,“钢铁呢,这是你说得最含糊的一项。”
季昀松解释道:“微臣没炼过钢铁,钢铁又极为重要,只能尽力而为。”
“那么。”常似之抬高了声音,“小季大人做过玻璃吗?”
季昀松道:“下官虽未做过玻璃,但微臣得到了一个方子,想来可以一试。”
涉及方子,那就是秘密了。
他一句话把常似之堵了回去。
嘉元帝微微一笑,“朕相信,以小季大人的聪慧,绝不会做自毁前程之事,常大人不要太心急了。”
常似之吓得胡子一抖,辩解道:“皇上,臣并非心急,只是更想听到更多有关稼穑之事,如果小季大人心念百姓,应该把稼穑放在前面才是。”
“是啊是啊。”
“常大人这话说得极是。”
……
一干人又嗡嗡了起来。
嘉元帝笑了,“原来常大人这么爱惜百姓,如此,变法一事又为何推三阻四呢?”
常似之冷汗淋淋,赶紧跪了下去,“皇上明鉴,关于变法,臣只担心变动太大,引起朝野震动,绝无反对之意。”
嘉元帝满意地点点头,“不反对就好,希望常大人记得刚刚的话,平身吧。”
“谢主隆恩。”常似之站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