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拓也借助熹微的光,看清了外面的景色,一侧由密密麻麻的灰色制式楼房组成,以居民住宅、工厂为主。
间杂一些小商铺和地标性建筑,另外一侧,竟是田野。
并非平铺,而是三角形的,两面斜坡上生满了植物。
随着“一分钟倒数”结束,空间的顶棚蓦然亮起,赫然是一片碧蓝如水的天空,还有洁白云絮飘动,一轮巨大的模拟太阳突兀地将整个天地照亮。
“这就是……地下城的模拟生态?”
林拓有些惊讶,而车厢里的乘客们则也尽情地享受着阳光。
这时候列车抵达了终点站,林拓起身随着人流下车,眼前的楼房、小区,街道、行走的,或者骑着自行车的人群……清晰可辨。
随着进入“白昼”,整个外环区域似乎都热闹了起来。
许多穿戴整齐,没精打采的社畜成群结队从那仿佛地球九十年代的筒子楼中跑出,有的还拎着刚买的早餐。
到附近另外的一个站台下,乘坐下一趟车。
林拓看了眼标牌,确认那趟车是通往“中环”的。
……
……
当林拓再次混入列车,发现周围挤了很多。
车厢内的广告也从售楼变的更丰富,其中最多的,则是一款叫做《第三大陆》的虚拟游戏,号称千万人在线,也不知真假。
车厢里的年轻人们身上的“装备”也变得丰富了些,除了功能机,林拓注意到不少人脖子上都挂着一个类似“发箍”的东西。
还有人坐在地铁上就将其戴上头上,然后闭上眼睛,继而,就有一丝丝细微的以太波动传递出来。
林拓猜测这或许与所谓的“虚拟技术”有关。
并忍住了抢一只研究下的冲动……而随着列车朝向中环行驶,他惊讶地发现不同环路的“白昼”似乎是不同步的。
一些大站会固定钟表,上面会额外显示“晨昏”时间,通过观察,他发现八环以外区域的白昼只有六个小时。
而八环至四环的白昼有八个小时。
至于三环以内,有十二个小时。
这似乎是一种对能源的利用取舍,毕竟模拟天空想必也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可这又何尝没透露出一种泾渭分明的阶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