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

第六百九十一章 世道(3/4)

他当然早知道冯缭、郭却两人就在城中,只是夜里不清楚他们甚至都潜入皇城,就在他们身侧罢了。

韩端认为冯缭、郭却决意拦截李知诰、周数、柴建等人的家小,绝不可能让这些人顺利逃出去——为应付最恶劣的局面出现,棠邑在金陵暗藏的武备虽然谈不上多强,但也足以支撑等到第三镇师前锋兵马抵达金陵城下。

冯缭刚才派人找过来传信,要他们在尚书省能帮郡王府说话,避免李家血溅百步,这或许是秉承韩谦的意思,但韩端有些不明白冯缭、郭却为何对李知诰、周数、柴建等人的家小放开一马,难道不担心李知诰他们更肆无忌惮的联合淮东反叛吗?

“将李知诰、周数、柴建等人的家小扣押下来,他们就会乖乖交出兵权,将自己关进囚车,让人押送到金陵听候处置吗?”韩道铭叹了一口气,忍不住有些心慈手软的说道,“李知诰、周数、柴建他们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杀其家小又有何益?”

“那吕轻侠去淮东,襄北、淮东两边倘若一同举事,要如何处置?”韩端问道。

“韩谦应该会派人在鳌山岛以东拦截吕轻侠一行人……”韩道铭说道。

“以放他们去襄北为条件,换他们不去淮东挑事?”韩端问道。

韩道铭点点头,说道:“这么一来,棠邑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对河淮出兵的准备。”

“李知诰、周数、柴建等人据襄北叛乱,这事要如何解决,他们会不会进攻关中,或联合赵孟吉、王孝先谋蜀?”韩端问道。

“李知诰看似坐拥五万精锐,但最终能拢得住多少,还是未定呢。而他们即便一定会据襄北叛乱,粮秣、人心都是他们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到时候朝廷也会调张蟓、黄虑等部兵马进剿之,他们短时间内难以对淮西造成多大的威胁,仓促间进攻关中或谋蜀,更是取死之道!”韩道铭说道。

要是单纯比拼兵马规模,棠邑军当年在寿州军的兵锋之前,根本就没有立足的机会,但最终寿州军被打得跟狗似的,战争或者说克敌致胜的因素,远远不是计算或对比兵马规模就足够了。

赵孟吉、王孝先看似在秦凤拥有七万大军,但秦凤等州地广人稀,所能筹措的粮食,只勉强能供七万将卒裹腹,这就直接限制这支大军的机动或运动作战的能力。

而时间拖了逾一年之久,赵孟吉、王孝先所部的人心、士气、体力上的消耗都是极大,粮草一直紧缺,与秦凤等州的地方民众矛盾必然极深,这时候已没有能力独自横穿数百里之遥的阴平险道反扑蜀地。

在宫变之前,他们倘若联合李知诰,还可以从李知诰这边获得必要的粮草物资补给,恢复一定的战斗力,或许能联手对王邕造成极大的威胁。

而此时李知诰所部的补给也随会被掐断,军心即将陷入一片混乱,能不能守住根基之地襄北还是两说。

再说王邕目前控制蜀地,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而雍州、华州的梁军目前已经陷入王元逵、田卫业的切割、包围之中,短时间内李知诰、赵孟吉、王孝先他们想插手,也插不进去。

这些情况,在冯缭、郭却这次潜伏金陵后,他们都详细推演分析,这也是宫变时死保金陵大局的关键,即便是拥立三皇子杨晔,也是棠邑能接受的结果——也只有这样,在入冬之前他们才不担心西翼会有大的威胁。

而后续的局势发展,关键还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要看棠邑军能不能在入冬之前在陈宋等州取得一定的战果,以及梁帝朱裕能不能在入冬之前成功夺取整个河洛地区。

要不然的话,河淮局势确实还是一点都不容乐观。

韩端之前没有参与密议,韩道铭这时候耐着性子跟自己的亲侄子韩端解释。

当然了,韩端能听进去多少他也不是特别在意,毕竟在日益强大、体系日益完备的棠邑面前,连韩府已经有些微不足道了;而韩端倘若不能成器,韩家还有成蒙、建吉、维阎、致庸他们撑着。

…………

…………

初升的骄阳,照在浑浊浩荡的江水之上,随着距离的拉近,水天之间的数点帆影化作五艘巨舰在朝阳之下熠熠生辉,居首巨舰竖起五根巨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