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韩谦决心组织这次突袭作战的根本意图,不在安丰寨,而在淮阳山。
棠邑兵力有限,为了抓住难得机会能在淮阳山开辟第二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他甚至不惜将经营近一年的五尖山放弃掉,将孔熙荣所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部的游击步军主力都调过来。
想要在淮阳开辟第二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首先要能在淮阳山东北坡立足。
而想在淮阳山东北坡立足,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
孔熙荣率游击步军主力赶过来会合后,棠邑兵在安丰寨及乌金岭集结的兵力达到七千人马,但在极端的情况下,徐明珍能在维持其他防线之余,还能组织数倍甚至十倍于他们的人马过来进攻围巢过来。
不能指望这边大军一动,淮阳山里的大大小小山寨就会望风而降,老实服帖的献粮给人,忠心不二的帮助他们对抗寿州军。
天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事情真要如此简单,徐明珍也不可能这些年都没能成功的将淮阳山里的山民逃户大规模迁出来,补充寿霍等地的人丁不足了。
认真去研究近百年来淮西战乱的情形,便会发现这些战乱,前期主要是发生于不同藩镇乃至淮南藩镇内部的攻伐,近期则是梁楚开国之后长达二十年的军事对峙。
淮西地区,并没有大规模的流民军举事,去肢解破坏地方上的社会结构。
这使得即便退到淮阳山里的山民逃户,在整体社会构成上,也是山地豪民大户占有绝大多数的耕地、山林,奴役地位低微、生存状况堪忧的底层寨民、奴婢。
由于淮阳山里能耕种的土地有限,更加的闭塞,这种种情况甚至比山外平原地区有过之而无不及。
整个社会结构,甚至有向辰叙等州土籍大姓势统治乡野退化的趋势。
徐明珍过去想着做大楚的“忠臣”,轻易不敢站到世家宗阀的对立面,对淮阳山里的豪民大户也是犹豫不决,一直都没有动手严厉镇压的决心。
这么一来,他想将山民逃户迁出淮阳山安置的意图自然难以实现,每年只能获得少量的赋税,象征性的维持着对淮阳山里的统治。
当然了,仅仅是打压豪民大户,而不去团结底层贫民、奴婢,也是没有作用的。
韩谦他们这次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去发动淮阳山里人数占比最多却地位最卑微、生存状况最堪忧的底层贫民、奴婢,站起来将淮阳山里占据统治地位的豪民大户打击、镇压下去。
整个过程中绝对不会缺少血腥。
为夺取经南淝水河谷进入乌金岭的隘口沈家集,在主力兵马合围安丰寨的同时,韩谦着奚发儿率百余精锐第一时间潜往乌金岭,趁守寨乡兵不防,出其不意杀入寨中,解除掉两百多山寨兵的武装,才没有爆发激烈的夺寨攻防战。
不过,淮阳山东北坡大大小小的河谷平原、低矮山岭之间有山路相通,消息传递也快,大大小小的山寨都警惕起来。
而贫困寨民、奴婢对压迫在头上的豪民大户的反抗,又不是热血沸腾的说几句话就能轻易煽动得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