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路军进抵湖州城,没有遭遇叛军。于是继续沿着东苕溪南下,直抵余杭县城,监视浙西的叛军。”
“官军主力把杭州城团团围住。叛军伪韩王率三万叛军据城死守。激战了五天四夜,终于收复杭州城。但是官军死伤数字,远远超出捷报上所述。”
杨宗烈拿起情报,细细数说起来。
“根据我们在右都督府的坐探获悉,战后统计出来的真实数字应该是勇卫左军战死七千,伤一万千。江南守备军战死两千,伤三千。其余镇戎军、黑水襄平边军死伤不超过两千。”
等杨宗烈念完,岑国璋打断议题,抛出一个问题,“这个数字,说明什么?”
“官军军心不齐啊。万遵祥能驱使的只有勇卫左军和江南守备卫镇军。其余各部,顺风仗、小打小闹都能听从。遇到硬仗苦战,肯定是躲到一边去了。万遵祥只能调他嫡系的勇卫左军和江南地方兵去啃。”
岑国宾一言指出了万遵祥的苦衷。
“万遵祥这个右都督当得有些亏啊。”杨宗烈嗤笑道。
“万遵祥这样打下去可不行啊。从嘉兴开始,再到杭州苦战,他的嫡系勇卫左军,死伤超过一万五千。江南守备卫镇军,死伤超过七千,都已经过半。余下的都是些三心二意的客军兵马。后面的仗,万遵祥不好打了。”
刘载义皱着眉头说道。
“没错,载义这席话指出了官军后面大败的原因之一。能够如臂使指的嫡系部队,差不多打残了。后面万遵祥更多的需要依靠镇戎军、边军等客军。这些客军,大家以前也打过交道。战斗力先姑且不说,关键是不会绝对服从命令,总是有自己的小算盘。”
杨宗烈做了一番小结。
>“打仗这么重要的事情,都还三心二意。这仗确实不好打。后面的败仗,从杭州城就开始注定。好了,我继续后续的战情通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