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小吏

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上的心思是这样的(4/4)

再说万一岑国璋调走,江淮的事情出现反复,一旦糜烂,不仅要跟王门一脉结下怨仇,要背的锅还骤然变大变重数倍。

他俩老胳膊老腿的,实在背不动。

“皇上,覃阁老之子覃徽凤,虽然年轻,却是少有的才俊。又在地方历练多年,德干皆备。现在任工部都水司郎中,何不让他督造观宫工程?”

洪中贯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沈平安马上又补了一句,“覃郎中身负家学,在实务上颇有建树。去年奉命去疏通潮河、汤河、南河,确保京师津沽运河水量,做得是极为出色。可见在营造这块,覃郎中还是非常胜任的。”

洪中贯和沈平安的话让正弘帝心头一动,尤其是沈平安的话,让他心里的天平发生偏动。

不是河工的事,而是身负家学这句话。

正弘帝知道,东南勋贵世家们捐献的那点钱财和大料,只够玄都观和天元宫开工。后续施工和装修,所需的钱财和大料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这个大窟窿需要户部尚书覃阁老去想办法。

如果是其他人督造监工,覃阁老肯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要是覃徽凤做督造,为了亲儿子的锦绣前程,覃阁老你这位做亲老子的,还不得好好努把力!

想到这里,正弘帝的嘴角浮起了笑意。

沈平安和洪中贯看到这情景,心里如何不知。连忙拱手道:“臣等马上回去票拟,奏请工部都水司郎中覃徽凤改任营缮司郎中,督造皇差。”

任世恩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沈平安和洪中贯两只老狐狸,揣摩皇上的心意,干净利落地把覃北斗父子卖个干净,却没有出声。

因为他觉得覃徽凤督造确实合适,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还没到让昱明公和岑国璋师徒俩放马南山的时候。

任世恩掌握都知监,又天天要过手内班司的情报,知道天底下还有很多事,光靠陈如海裱糊一番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昱明公和岑国璋充当泥瓦匠,到处缝缝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