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岑大人正在赴任淮安的路上,这几日就会到江都来。珍二爷和瑜三爷何不多留几天,等一等岑大人。听说两位与岑大人也是有两年没见面。旧友故交,相逢于这江湖之上,何等惬意的事。”
吴珍那里肯轻易如林怀良的愿,推脱道:“我们兄弟二人,是奉了府上老太太和老爷托付,前去溧阳祠堂祖墓,拜祭高祖。必须要在高祖诞辰前赶到,时间紧迫,实在不敢耽误。”
“兄弟我听说贵高祖的诞辰是下月初七?还有近一个月,来得及。”
“祭祖大事,万万马虎不得。千头万绪,都需要我们兄弟两去操办。所以我们早早地就从京师里动身,紧赶慢赶,就是怕误了事。”
林怀良脸上闪过一丝不快,但很快消失在高深莫测的微笑中。
“珍二爷,还真耽误不了。过几天,等与岑大人会过面,我用快船送两位去溧阳。前些日子,听说贵府上外管事赵栋梁,拿着公爷的八行书,想讨几份下半年的盐引?”
“林兄有所不知。我们昌国府,现在就只剩下那副牌子了。这么多人吃喝拉撒,哪一样缺得了银子。所以想着在林兄这里讨几份盐引,贴补些家用。”
林怀良挥挥手道:“都是那些养懒了的下人们,捏着公爷的八行书,拖沓了几天也没有呈上来。我们跟昌国府是什么交情?五千引。我做主了,待会回去,我就叫人把盐引签发给珍二爷。”
吴珍大喜过望。
本朝盐政,一引就是一包足有两百斤的盐。出盐场的成本外加盐税是四两银子左右。要是能卖到湖广去,刨去转运成本,五千引能赚一万两银子。嫌麻烦,在江都直接出手,左手接进来右手递出去,能赚五千两银子。
真是个送财童子,随意一送就是上万两银子。不过吴珍知道,这五千盐引,对于林家来说,真是九牛一毛。
本朝盐政,总数分五十纲,合一千万盐引。淮盐占一半,总数是二十五纲,五百万盐引。林家明里暗里掌控着三百万盐引。所以五千引,算什么?
“谢过林兄了。那我跟老三就叨扰林兄几天了。说实话,好久没见益之兄弟,着实有些想他了。”
吴珍懒得去想到时候能不能约到岑国璋,先把这五千盐引吃到手再说。
到时候约不到人,他林家还敢找昌国府把这五千盐引要回去不成?明年?呵呵,大家熬到那个时候再说吧。
看到两人谈得七七八八了,在旁边早就不耐烦的吴瑜开口问道。
“看史书说,这宝船当年纵横七海,天下无敌,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