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他的想法其实不错,但只有一个简单的框架,甚至连雏形都没有。
全科医生诊治慢xìng • bìng,二级医院接收轻症病人,而三级医院则按疾病种类分出若干分支科室,负责接受急重症。这是一整套带有层次和分流制度的医疗服务方式,非常经典,但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弊端。
有些病人症状古怪,检查结果匪夷所思,什么科室都沾点边,但没人能确诊。
他们辗转在各科室之间,从一家医院转到另一家医院,成了医生手里的皮球被踢来踢去。没人敢收,也没人敢治,万一出错,摊上责任那就是麻烦事儿。
而祁镜希望把他们都归结到自己的科室里。
他只进行系统性地排查,等确诊之后再将病人划分给具体科室,然后进行后续治疗。
可惜,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初他刚一提,祁森就不赞同。原因很简单,医院养不起。
疑难杂症科看上去非常风光,可因为疾患难度的问题,每年收治的病人会很有限。他们涉及各个科室,也会占去大量医疗资源,各种少见感染的检测和培养、各部位病理活检、CT、MRI甚至一大部分手术室都得给他们让路。
本来医院资源就紧张,再多一个专找麻烦的科室,负担就会越来越重。到时候医院垮了对谁都没好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